榆阳区清泉镇养老服务工作托起老人“幸福梦”

2017.01.18 01:06 榆阳区人民政府 张利平 陈杨

一个个新建的老年幸福院内,老人们看电视、听收音机、打牌下棋、健身休闲,各项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其乐融融;一户户老人的家中时有其他人的身影,帮他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解闷,院子里飘荡着阵阵欢声笑语……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别样和美画卷在清泉办悄然展开。

体系建设让老人“老有所依”

叶晶英是石窑坪村的村支部书记,同时他也是该村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名托付人。他所帮扶的老人叶增余今年83岁,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老俩口平时生活可以自理,但稍微需要力气的活儿对老人来说便十分困难。叶晶英就隔三差五的往老人家里跑,对老人尽心尽力的照顾,“今天镇上遇集,吃的鸡蛋还有没,要不要再买点儿”“这俩天的柴火烧完了没,我再破点儿”……对老人的关怀问候已经成为叶晶英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清泉办采取定岗、定责、定员,干部包抓服务对象,为每位80岁以上老人确定一名托付人(近距离居住的邻里邻居),负责老人的日常照顾,指定一名村级便民服务信息员(村干部)和镇级便民服务信息员(镇干部),形成镇—村—托付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对80岁以上老人重点照顾。

农忙时节,帮助老人运送化肥农药;逢年过节,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老人,免费送米、面、油;为老人争取低保、生活困难补助金;每天为老人整理床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对高龄、空巢、独居的留守老人,工作人员轮流上门看望,倾听老人的诉求,陪伴老人出户活动,愉悦身心……这一系列的做法让老人切切实实度过幸福和谐的晚年生活。

除此之外,清泉办还与有老人的在家子女签订了赡养老人20条协议,用守则的形式约束儿女经常性地探望、照料、关爱老人;对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办事处不仅和托付人签订托付合同,还定期和出门在外的儿女联系,报告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催促他们定期回家探望老人。

机构养老让老人“老有所养”

“老伴年纪大了做不了饭,只能自己做,没味道又麻烦,自从有了老年幸福灶,我就带着老伴天天去那里吃,干净卫生又好吃。”清泉办新庄则村86岁的老人刘开润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新庄则村老年幸福院炊事员刘生平介绍,“我们幸福院共有28位7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一日两餐,老人们饭后可以在休息室里午睡,也可以去活动室打打麻将、聊聊天,或者用院子里的健身器材锻炼,每次茶余饭后,整个大院可热闹了。”

近年来,清泉办抓住我区扶南幸福工程建设有利时机,大手笔投入,实施老年幸福工程。今年又新建了刘山村幸福院,让集中供养与三级养老服务模式并存的方式运行,给外出打工的子女吃了颗“安心丸”,更是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

便民服务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清泉办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村与村之间相隔较远,住户比较分散,为了方便老人联系便民服务队,工作人员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卡上写有各驻村干部的姓名、岗位、联系电话、服务窗口名称等为民服务事项,由驻村干部本人发放给群众,群众若有急事、难事,可以直接拨打“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工人员随叫随到,为群众提供帮众。

该办还规定镇卫生院每月为100岁以上老人上门义诊送药一次,每1—2个月为90—99岁老人上门义诊送药服务一次,每1—3个月为80—89岁老人上门服务一次,为低保老人、困难老人、留守老人进行量血压、血糖和心脏病等常见病免费检查就诊等服务,并建立病情档案,一户一档。

2016年,清泉办开展了以“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医药解民需、送健康解民难、送科技帮民忙、送服务解民困”的“六送”温暖百姓心活动,不仅让该办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服务方式、工作作风有了转变,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百姓。截至目前,便民服务车共出行928车次,为80岁以上169名留守老人上门服务10次,为566户留守家庭送去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