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鲁家村巧打“文化旅游牌” 传统火龙表演成名片

2017.01.29 01:11 西部网 王渭征

陕西安康鲁家村巧打“文化旅游牌” 传统火龙表演成名片

从种地务工,到文化演出,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四百多户村民巧打“文化旅游牌”,让传统的火龙表演成了一张响亮的名片。

年三十的晚上,地处陕南月河川道的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异常热闹,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舞起了村里的传统火龙,二十多名身强力壮的男子,踩着鼓点节奏,卯足了劲施展着,村里的男女老少们,围在一起喜迎新年,大红灯笼、飞舞的火龙,让整个鲁家村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说起舞火龙,在鲁家村里已经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村里几乎人人都能“舞火龙”。1989年出生的鲁小龙更是与村里的“火龙”有着不解之缘。

鲁小龙:“父母说的,因为我上边是一个姐,盼一个儿子,那年村里玩龙的时侯,我们家直接就把这个龙接过去,然后就许了一个愿,然后给这个龙换了一个龙衣,结果那一年我就诞生了。哈哈。”

陕西安康鲁家村巧打“文化旅游牌” 传统火龙表演成名片

然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大量青年外出务工,火龙表演变得无人问津,制作火龙的手艺也接近失传。2000年左右,鲁家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逐步有了起色,一些在外务工的青年人也相继返乡,有创业的、也有在村企业务工的。空闲时间,舞火龙的技术和传统再次被人们拾起。2014年,村里又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划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区,打造起集住宿、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火龙小镇”,景区虽然还没有完全开门迎客,但已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在景区,村民既是景区的职工,又是表演火龙的演员。

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党支部书记鲁宗奇:“他们这个团队,白天参与到流水席服务,为游客做导游服务,这主要是白天。晚上有两个小时的火龙表演。”

村民鲁涛:“在外边打工、毕竟不是长久的,我们参加这个火龙队以后,也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就业问题,出门打工也是赚钱,在这里也是赚钱,在门前方便,把家庭也照顾了。”

近几年,鲁家村的火龙表演十分红火,先后多次登上国家以及省级文化艺术展演的舞台。鲁家村的火龙,已经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商业演出不断。2016年年初,火龙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的演出收入就接近二十万。今年,鲁家村里的火龙小镇生态园景区也将开门迎客,“舞火龙”也成为景区每天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村民不但在家门口能够赚到钱,更让传统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汉滨区大同镇鲁家村党支部书记鲁宗奇:“老前辈留下的文化遗产感到非常宝贵,鲁家村的文化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打这个文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