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鼓足清涧农民“钱袋子”

2017.02.03 09:43 榆林日报

126111_fengj_1486026081996

清涧菜农在温室大棚内作业(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刘予涵 通讯员秦小平

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春意浓浓。行走在清涧大地,一座座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一个个养殖场区里猪牛羊膘肥体壮,一个个现代化农业园区拔地而起……

过去的一年,清涧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融合发展,让现代农业成为鼓足农民“钱袋子”的民生产业。

百业农为先——

新增基本农田5000亩,沿秀延河建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

去年,清涧县全力整合建设资金,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新增基本农田5000亩,沿秀延河建成1.2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投资8000万元全力打造秀延河和无定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新建山地温室大棚200座,让城乡居民四季都能吃上新鲜、便宜、放心蔬果。

据了解,该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3万亩,其中洋芋面积13万亩,玉米面积6.2万亩,大豆面积9万亩,糜谷等小杂粮面积11万亩,实行“五统一”技术模式,种植4万亩全膜玉米。开展15个新品种展示和试验示范,分别引进马铃薯、玉米、谷子新品种1255吨、79108公斤、11400公斤,预计粮食产量8万吨,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0元。

全县蔬菜面积3.1万亩,蔬菜产量6.26万吨,蔬菜人均占有量282公斤。全县建成标准日光温室200亩,在石咀驿镇推广种植山地辣椒500亩,山地胡萝卜500亩,培育优质辣椒种苗100万余株。折家坪镇新建农业技术综合示范点,培育番茄、茄子、黄瓜种苗40万株。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万元,推广农机具2400台(套),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示范村8个、示范户340户,完成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各2万亩。

致富靠红枣——

新建枣园3000亩、改造低产枣园5万亩,产量达16万吨

近年来,清涧县按照“东枣西果桃”发展规划,完成新建经济林基地5000亩,重点在中西区发展核桃、苹果产业。通过调整产业优势,不断在红枣产业低产改造、林下种植上下工夫。

2016年,该县投资2000万元新建枣园3000亩、改造低产枣园5万亩、发放有机肥1700吨、半价补贴农药14吨,红枣喜获丰收,产量达16万吨。石咀驿林下胡萝卜、店则沟林下乌鸡、石盘林下枸杞、解家沟林下油用牡丹、郝家墕林下谷子等特色产业,一地多用、优势互补,投入少、效益好、前景广阔。投资200万元新栽核桃3000亩、苹果5000亩,改造低产果园1万亩,苹果产量达7.2万吨,清涧山地“红富士”荣获国际苹果博览会金奖。投资1000万元完善了6个现代农业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1个省级、1个市级、3个县级现代农业基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着力打造黄河、无定河两条低产枣园改造带,力争每个乡镇建成1个千亩低产改造示范园;着力推广病虫联防联治、裂烂预防等精细化管理技术,切实提高红枣优果率和抗风险能力。继续执行县上制定的红枣收购贷款贴息、购买烤炉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促收销政策,并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大力发展“订单红枣”,将销售前移,确保红枣收得回、卖得出、盈利多。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种养贮加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林粮间作、林薯间作、林药间作、林下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使农林牧副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增收看养殖——

共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77个,养殖大户252户

2016年,清涧县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扶持群众“沟沟洼洼种草、家家户户养殖”。全年发放“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新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1个、规模养殖小区4个,建成省级养殖基地1个、市级2个、县级3个,完成人工种草2.2万亩。

截至去年底,全县共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77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大户252户。2016年创建1个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清涧县李家塔镇高柳树村白氏禽业合作社;创建3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场户:双庙乡寨崾里村新裕养殖专业合作社、双庙乡支山洼晟隆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下刘家川现代养殖场;创建1个养殖示范村:双庙便民服务中心鲍家山村。建成宽州、康家湾、“十里香”3个省级、5个市级和9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正常年景产值达3.2亿元。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建成1个省级(下廿里铺腾达养殖)和3个市级、25个县级养殖示范基地。羊子饲养量达25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1万头,牛奶产量达到800吨,大家畜存栏1.6万头,禽类饲养量25万羽,禽蛋产量3500吨,肉类总产9000吨,畜牧业产值达3.1亿元。

去年9月11日,清涧县绿色散养肉禽蛋示范店在榆林开业。该示范店是清涧县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精心打造的营销平台,采取“政府搭台,逐步培养,发展壮大后交由市场运作”的模式,以发展畜禽野外散养为重点,按照“适度规模,高端定位,绿色散养,生态环保”的原则,让生猪、肉牛和家禽回归自然,确保肉禽蛋产品的绿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