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2017年脱贫摘帽“1369”工作法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战

2017.04.09 19:03 榆林日报 庄晨阳 暴海雄 高瑞婕

实施“九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一是基础设施改善一批。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着力实施村组道路、农村路网、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生态治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及电视户户通等项目。突出抓好道路建设,以打通贫困地区对外大通道为重点,着力做好省道、县乡道路的改造和管理;继续推进行政村通村公路和村道“断头路”、联网路、延伸路的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56个饮水困难村的饮水问题。突出抓好农村电网建设,2018年前解决198个不通宽带村的问题,实现所有行政村宽带、移动通信全覆盖。

二是就业增收扶助一批。结合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实际,统筹使用好各种培训资源,实施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通过更具针对性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对外出务工的,要做好就业对接和维权服务。参照公益性岗位待遇,在贫困家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中为贫困村选聘协理员、生态护林员、卫生保洁员、安全协管员,强化就业脱贫。

三是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借鉴推广方塌镇谢家沟村移民搬迁经验,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点,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实施进度,严控搬迁标准、搬迁成本,采取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交钥匙”工程为补充的安置方式,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793户2640名贫困群众安全住房问题。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注重搬迁与产业并举,想方设法为搬迁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保障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同当地群众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是乡村旅游搞活一批。精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增加经济收益。对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贫困村,要按照“干净、整洁、便利、规范”的要求,加强道路、饮水、照明、环境等基础设施改善和配套服务建设。启动沿黄村通黄公路、黄河驿站、服务站、土特产品销售点等工程建设,提升餐饮、住宿和卫生条件。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对贫困户开展餐饮、表演、导游、手工艺制作、文明礼仪等旅游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接待水平。

五是生产发展减少一批。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精准、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支持贫困户发展土蜂、土鸡、猪、羊、牛、驴等养殖业,持续打造红枣、香谷米、羊肉、手工挂面、手工粉条、山野苦菜等特色农业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贫困群众谋取更多红利。依托手工挂面、木材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扶持镇村及致富能手创办“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专业合作组织,并对贫困农户全覆盖。

六是科教扶持提升一批。合理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校舍建设,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办好确需保留的村小学和教学点,保证贫困学生就近上学。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学校的师资结构,研究落实贫困地区教师各项待遇,开展城区学校对口支援贫困镇、村学校工作。强化督查检查、教育评估和严格考核,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的问题。贯彻落实大中小学生教育扶持政策。继续开展创业扶贫服务,组建科技团队与贫困村、贫困户及农业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科技扶贫服务。

七是电子商务帮助一批。积极推动商贸流通发展,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地佳县机遇,大力推行“互联网+”模式,完善贫困地区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配套建立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镇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着力破解贫困户自产红枣、小米、手工挂面等土特产品的销售困境,真正让电商服务脱贫,让电商融入农村,让农产品通过电商对接上市场。

八是财政金融扶持一批。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探索建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增收,以产业周转金、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企业(专业合作社),获得固定收益。全面贯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举措,探索将农村的枣园、林地等资源转化为资本、股本和贷款抵押品,发展油用牡丹、中草药种植、养殖(蜂)等红枣林下经济,增加贫困户资产性收入。充分发挥金融扶贫的作用,全面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用好用活支农贷款政策,各种惠农保险重点向贫困户倾斜。

九是医疗救助帮扶一批。全面落实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遏制和减少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探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快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机构,不断完善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贫困群众身体健康。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编织好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

(照片由庄晨阳 高瑞婕 何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