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2017.05.23 10:45 榆林日报 刘予涵 徐东

五月的枣乡大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从田间地头到车间社区,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了今年追赶超越的“集结号”,带领全县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起冲刺。

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今年,清涧县科学谋划追赶超越路径方法,完善追赶超越保障机制,按照省市要求,立足自身特点,确定商洛市商南县为追赶对象、咸阳市淳化县为超越目标,力争县域经济考核退出全省后十位。

该县将围绕“红枣产业和文化旅游大县、绿色散养和现代农业强县、石材加工和粉条生产名县”目标,因地制宜构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实施“六个一百”工程,全面推动各项产业发展,加快绿色、诚信、法治和富裕清涧建设,努力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精准施策:实现精准脱贫

“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整合一切资源,凝聚一切力量,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2019年够格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清涧县委书记温江城说。

今年,清涧要实现2342户5140人脱贫、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整体摘帽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该县将着力通过“六个一批”使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3015元以上,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

一是移民搬迁“挪穷窝”。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要求,年内完成搬迁1500户4480人。同时,将搬迁与致富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实现贫困户“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家”就地就业。二是发展产业“增收入”。立足村情实际,围绕“一村一品、一户一产”,全方位实施“精准滴灌”,大力发展红枣、苹果、核桃、小杂粮及药材种植、无公害蔬菜、绿色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让1674户4152人甩开“穷摊子”、鼓起“钱袋子”。三是医疗救助“破穷局”。将528户1038人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参照低保对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进行报销。四是教育补助“断穷根”。整合扶贫、教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助学资金300万元,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一条龙”给予生活补助,确保年内310户1110人脱贫。五是政府包揽“总兜底”。实行扶贫与农村低保两线合一,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712户1160人,用现有的五保、低保等专项救助政策兜底保障。六是改善设施“变穷貌”。政府安排1亿元集中投向29个贫困村,力争实现有村委会阵地、有卫生室、有文化阅览室、通水、通路、通信号等“六有六通”目标。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韩家塬的苹果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红枣大棚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养鸡成致富重要抓手

以农为主:立足科技引领

今年,清涧县将继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现代农业,让农业真正成为农民有奔头的产业。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完成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节水灌溉农田5000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万吨以上;推广全膜双垄玉米4万亩,种植高产优质马铃薯13万亩,种植小杂粮11万亩;改造低产枣园2万亩,力争每个红枣优生镇建成1个2000亩的有机红枣基地,新栽苹果1万亩、核桃2000亩;积极发展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林蔬间作、林下养殖,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自然人文景观型、观光采摘型、民俗旅游型、科普教育型等现代农业模式,建成舍峪里和上坪黄河滩枣、康家湾和樊家岔大棚蔬果、韩家塬和李家沟山地苹果、红旗沟马铃薯粉条等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基地。

畜牧产业方面,围绕创建“全国最安全、最放心绿色生态肉蛋生产示范县”,以发展土鸡蛋、黑毛猪肉和绿地牛羊肉为重点,鼓励扶持群众“沟沟岔岔种草、家家户户养殖”;建成11个绿色散养基地,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12万头、2.6万头、25万只、25万羽,完成牛羊定点屠宰场主体工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严把绿色饲养、生产加工、冷链运输、检测认证、品牌打造等环节的监督关,逐步实现由供原料、供产品向供商品、创品牌转变,让更多群众吃上放心绿色生态肉蛋。

项目带动:全面强化落实

今年,清涧县将举全县之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建设一批能支撑发展、壮大财源的产业项目,建成一批能改善生活、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

该县将立足县情实际,重点从文化旅游、能源开发、片区改造、电子商务等方面,引进一批带动性强、支撑性好的大项目,为县域经济长足发展注活力、添动力、壮实力。同时,充分发挥县城乡建设公司的作用,通过向上级争、向银行贷、PPP融资等方式,有效破解制约项目发展的资金瓶颈。

今年,该县安排重点建设项目95个。该县将强化“五个一”工作机制和“四位一体”项目包抓体系,明确各个领导、各个部门责任,明确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由图纸变为工地、变为厂房、变成生产线,做到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展。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沿黄景区闯王寨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路遥纪念馆

调整结构:发展文化旅游

清涧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风水宝地”。

今年,该县将加快景点及配套建设,树立“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和“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共建理念,实施“全域旅游”,打造东西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完善版画魅力县城、鱼儿峁水利风景区、王宿里民俗文化村、黄河母亲峰景区、折家坪影视基地等景点景区建设,力争将北国风光景区、黄河太极湾景区、路遥纪念馆都打造成3A级景区;强力推进毛泽东诗词馆和藏雪楼布展工程,建成开放黄河太极湾景区和清涧历史博物馆,完成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博物馆主体工程和王宿里民俗文化村服务设施配套;投资3000万元精细化打造笔架山生态文化园,重点打造3至5座山,形成“一山一木、一山一果、一山一花”的特色景观;采取“政府补、银行贷、个人筹”的方式,打造5个旅游村,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同时,该县将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唱响“山水人文·游在清涧”旅游品牌;把纪念清涧起义90周年、传统打枣节和纪念路遥活动结合起来,积极筹办第一届红枣文化旅游节;建成投用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大力培养优秀文化文艺人才,精心打造推出一批乡土色彩浓厚、艺术表现力强的文艺节目;投资1000万元优先解决游客吃住需求,并力争在“学、乐、康、安、美”上取得突破。

清涧县委县政府吹响追赶超越“集结号”

天然气调试

转型跨越:民营经济唱戏

清涧县县长高明伟说:“民营经济是清涧的短板,既有‘先天的不足’,又有‘成长的烦恼’。但只要全县上下同心、风雨同舟,定能实现民营经济创新转型、跨越崛起。”

今年,清涧将通过抓园区建设,提升县域经济“牵引力”。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拓展西城区面积,确保尽早发挥园区效益;完成食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食品园区糕点加工、蔬菜营养粉加工项目,新建园区滨河路延伸线及牛家湾大桥,完成西城区市场道路三期主体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实现“无关系”办事、“无停留”办公和“无利益”服务;对引进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跟踪监督机制。

同时,该县将通过抓非公经济,提升县域经济“驱动力”。提升“清涧粉条”“清涧石板”品牌影响力,实现产值7亿元;大力发展新型能化产业,新布能源探井及生产井20口;力争无定河流域水能发电站、50兆瓦风能发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屋顶式光伏发电站等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充分利用县城乡建设公司平台,加大对药材公司、五金厂、刺绣厂等企业改制力度,确保土地等闲置资源得到开发、职工利益得到保障。

规划引领:做好城建文章

为了让清涧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今年,清涧将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在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县城”和强化管理、提升品位上下功夫。

在打造绿水青山的秀美县城方面,该县将实施农机厂、稍门坡、虎头峁等3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福源华通、老峰湾两个片区改造工程,力争走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片区改造新路子;开工建设10个分散型“昼夜”两用市场和文化广场,彻底解决“马路市场、杂货广场”等老大难问题;完成引黄供水工程净水厂和管网铺设,完成秀延河综合整治项目1号、2号钢坝和管网建设;开展违法建筑、交通拥堵、店外经营、环境卫生等综合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未批先建、批少建多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加快生态园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步伐,力争年内省级文明县城、环保模范县城通过验收;把红枣、石板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力争打造一批特色街区,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在打造舒适宜居的特色村镇方面,该县将按照“宜居、宜业、宜游”总体要求,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建设优美、生活舒适、安居乐业的美丽宜居村镇,让农民就近享受与城市一样的生活。完成沿黄公路三期尾留工程,完成20.8公里县乡道路改建工程,硬化通村路275公里,实现水泥路“村村通”,实施韩家塬流域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7座;完成北国风光景区、火车站、清辛路、沿黄路等区域路段的绿化工程,新建经济林6000亩、义务植树67万株;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严格把控242国道和县城过境公路、清辛路、沿黄路沿线以及文化旅游景点村庄建筑风格,着力构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美景。

民生工程:确保群众幸福

民生不是谋求政绩的幌子,是实实在在的良心活儿,最需要用真心、见真章,才能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清涧将把教育当作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以“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按照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验收标准,缺什么、补什么;坚决执行好教育体制改革37条政策,在城区重点小学实行“四制”改革;建成投用西城区标准化幼儿园、县第三幼儿园和第三小学,实行校长、教师全员聘用制;积极探索推行幼儿园“公建民办”办学模式,解决农村孩子“入园难、入标准园更难”的问题,继续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师资力量。

医疗卫生方面,坚持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把破除“以药养医”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分级诊疗,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推行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实现县镇一体化管理;建成投用9000平方米中医院综合大楼,强化县医院与重点医院合作交流,全力推进县医院创“二甲”,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全力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完成10个小区锅炉煤改气工程,实现煤改气全覆盖,完成西城区集中供暖一期工程;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建成投用城市公共自行车便民工程,逐步推行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化,切实形成绿色出行新风尚;完成滨河路、环城路、东门湾等道路罩面工程,城区地下通信光缆建设项目;新建租赁性保障房481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000盏;完成8029户农电网改造工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问题,完成县乡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和“天眼工程”;建成投用路遥广场和西城区游泳馆,建成占地1684平方米的民政救助站,新组建一个社区解决保障房居民服务与管理问题;公开招聘紧缺人才10名,教育卫生专业人才70名、协理员70名,培养提升农村技能人才800名、社会事业人才300名。(完)

有趣、有料、有主见。在榆林网,打造榆林城市生活主流新媒体!现向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招募特约通讯员若干名;招募各区县主编一名。联系及投稿邮箱:tougao@zaiyul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