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早:廉政老话题需谈出作风“新味道”

2017.10.09 12:38 在榆林网(Zaiyulin.Com) 西早

9月27日,贵州省新任省管干部任职廉政教育集体谈话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夏红民出席会议并对新任省管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会议指出,新任省管领导干部肩负着省委的重托和厚望,肩负着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期待,要以更高的标准从严从实要求自己,忠实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做一名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干净干事的合格领导干部。(10月3日中纪委网站)

廉政谈话早已成为监督执纪的预防措施之一,其特点就在于抓早抓小,有防范于未然的预防作用,是作风建设的“免疫针”。无论是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干部职工,还是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几乎成为“标配”,必须要谈,还得谈出汗、谈出敬畏之心。

西早:廉政老话题需谈出作风“新味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高官能吏倒在反腐“利剑”下,在他们的忏悔中,表达出对党组织提醒不够的埋怨。“要是组织能及时提醒,严加警告,或许我就不会步入贪腐路!”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如今,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要求受党纪处分的干部成为绝大多数,就绝不允许大量党员干部的“小问题”被演变成无法回头的“腐败”。

开展廉政谈话,虽然模式很传统,但意义却重大。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但不能因此而省略,或用信任代替监督。因为干部的思想作风就如同一根弹簧,压一压就老实,松一松就反弹,经常提醒,敲敲警钟,党员干部就能牢记党纪党规,反之,就可能抛于脑后,令不良作风肆机侵入。

在从严治党的语境下,严管才是厚爱,从源头预防,治“未病”才是最佳的模式。严管就在体现在平时,体现在督促提醒、廉洁警告等方方面面,或许谈一次话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关键时刻却能防止一名干部做错事、走错方向。

所以,廉政谈话不能因经常谈而失去“鲜味”,不能因是“预防针”而点到为止,更不能以应付心态面对,做做样子,左耳进、右耳出,完全没有入脑入心,如此下去,岂能不出问题!

各地在进行廉政谈话时,切勿讲大道理,而是要结合岗位实际,结合当地政治生态,多以实例分析,使谈话的内容能引来心灵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震慑。唯有如此,廉政老话题,也能谈出“新味道”,切实发挥预防作用。(作者: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