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吞吞:清廉与本领不是一道“选择题”

2017.12.11 22:53 本网原创 周吞吞

  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六主义两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内容,一并纳入政治建设的范畴,彰显了清廉的重要时代意义。但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把清廉标签化、名片化,片面标榜清廉,把干事抛在一边,好名而无实,引起群众反感。(12月8日新浪网)

周吞吞:清廉与本领不是一道“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做清正廉洁的干部,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的“标配”。如果干部守不住廉洁的底线,无论是省部级高官,还是乡科级小吏;无论是功劳卓越的能人,还是毫不起眼的庸者;无论是纪检监察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会成为反腐的打击对象,受到应有处罚。

为此,有的党员干部便以清廉为准绳、为标准,但又仅仅局限于清廉,而忽视了对个人能力的提高,在业务上毫无建树,甚至在岗位上不能为,做不好事。显然,即使这样的干部不违纪违法,也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好评,不会成合格的党员干部,不会被组织所认可。

这些干部之所以止于清廉而甘当庸者,主要还是思想上发生了病变。无论是以能力为傲,涉足腐败,成为“能人腐败”,还是以清廉自居,不想做事,成为庸懒官,都不是正确的人生观、政绩观。把自己的定位局限于“不出事”,但又不干事,显然是行不通的,同样会举步维艰,处处受限,总有一天也会被组织调整问责。

清廉与本领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做题,而且要用行动回答好,答出好成绩。如果只保证清廉而不做事,即使头上标记着“清官”“廉干”,同样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绊脚石”,必须进行纠正,扭转这种“撞钟”行为。(本网特约评论员 周吞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