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科技特派员马学文:科技扶贫让生活更美

2019.01.08 21:26 榆林日报 吕晶

榆林市科技特派员马学文:科技扶贫让生活更美

马学文指导农民养羊

马学文是榆阳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的一名农业技术干部,2016年他被选聘为榆林市科技特派员,先后派驻榆阳区上盐湾镇井道峁村和石窑村开展科技精准扶贫服务工作。

马学文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发挥技术专长,努力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农民产业技能培训等科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激发了贫困农民学科学和利用科技脱贫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建立了稳定脱贫的小杂粮、中药材、山地苹果、光伏发电等新型特色产业,实现了2个村10个贫困户脱贫目标和石窑贫困村“摘帽”目标。

推广新技术 改造传统农业

上盐湾镇井道峁和石窑村位于榆阳区东南部丘陵沟壑区,这里山大沟深、干旱缺水,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

2016年,马学文带领大家着手流转了50亩荒山地并整成宽幅梯田,由该村在外做涂料生意的李军承包。马学文跟李军商量后,决定种植山地苹果。马学文帮助李军争取了50亩山地苹果种植项目,每亩补贴1500元,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并提出让他吸收本村贫困户务工,实现贫困户家门口打工、务农两不误的愿望,增加贫困户收入。2018年,马学文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又流转了100亩荒山地进行了土地平整,如今100亩苹果苗全部完成定植。

马学文任科技特派员后,认真走访调研提出科技扶贫“八个一”,即推广一批新技术、应用一批新品种、转化一批新成果、创新一个新模式、发展一项新产业、稳定一方新业态、成立一个合作社、开创一个产业。他为2个贫困村引进推广小杂粮、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新品种19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提高产量15%。在井道峁村发展种植山地苹果100亩、山楂50亩,推广旱作等农业新技术12项,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会30多场次1200多人次,使贫困村农业科技利用率达到60%以上;引进推广山地旋耕机、杂粮点播机10多台,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劳力达80%;落实帮扶了15个农业科技精准扶贫产业示范户,脱贫9户;先后为2个村共争取良种、苗木、生物有机肥等农业补贴项目10多项,折合资金74.742万元,提高了贫困村发展能力。

拓宽新思路 发展特色产业

上盐湾镇石窑村好几个贫困户都是因残贫困,无劳动能力,要实现脱贫,真是比登天还难。马学文驻村后,也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想到光伏扶贫项目,决定发展光伏产业,让因残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马学文跑项目、筹资金、落实建设地点、制定分红方式。如今,石窑村3处9千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已发电13000多度,每度电售价0.75元,至目前发电收入10000元,每个贫困户仅此一项年可增收1000多元。

三年来,马学文积极探索利用新理念、新思路、新科技引领贫困村现代农业发展。他通过争取扶贫项目为两个村引进建成2处养殖场中小型沼气工程,计划发展“牛→沼→果”“牛→沼→粮(小杂粮)”等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当前井道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在养殖场发展养牛30头、石窑村养牛20头。他引导井道峁和石窑村建立了以富硒香谷和“富硒+有机肥”香谷为特色的功能小杂粮产业,实现小杂粮产业提质增效跨越发展目标。为了拓宽增收渠道,他动员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2个村示范种植中药材黄芪各100亩, 2个村共建成富硒香谷、红高粱、中药材、山地苹果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示范种植基地8个。

应用新思想 建设新型农村

“2016年,我来到上盐湾镇井道峁村,看到农民们一天劳作后,浑身上下都是土,也不能畅快地洗个热水澡,我这心里就挺揪心的。”马学文精心谋划该村帮扶发展计划,把实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作为帮扶贫困村发展的头号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马学文积极争取项目,动员指导贫困户和全体在村常住户改建、新建洗澡间,挖地沟安装排水管,解决上水问题,共给全村9个贫困户、41个常住户安装50台太阳能热水器,完成投资10万元。2017年又给井道峁村钟家墕组争取安装了1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了本村两个村组太阳能路灯全覆盖。

三年来,马学文充分发挥自身从事能源环保行业技术优势,累计为井道峁村争取新能源项目建设资金29.6万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台,太阳能路灯10盏,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为石窑村争取新能源项目建设资金27.52万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8台,太阳能路灯2盏,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

马学文说:“希望我们科技特派员的努力,能给贫困的农村增添活力,使新产品推动新生活,新生活走向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