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风沙里研究出大学问

2019.01.18 20:19 榆林日报 李苗苗 张鹏义 胡星宇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风沙里研究出大学问

董治宝,男,1966年生,横山魏家楼镇枣坪村。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1988年就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1991年、1995年分获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6月—1998年5月美国农业部访问学者。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12月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院长。

2005年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主要从事风沙物理学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在风沙研究专用仪器研制方面获得国家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大自然的威力,远远超乎人的想象,人烟罕至的荒漠和遮天蔽日的沙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危害,让无数科学家因此潜心探索。董治宝就是其中一位。围绕典型风沙地貌过程研究这一核心,他走遍了中国五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和柴达木盆地沙漠,与风沙为伴30多年,日夜坚守,只为了更懂那一簇簇沙粒塑造的神奇世界,从根源上解决防沙治沙难题。

董治宝的家乡就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横山。贫瘠的小山村、儿时的艰辛让他记忆犹新,他和众多农村孩子一样,从小把刻苦学习作为跳出龙门、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十年寒窗苦读,1984年,董治宝顺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成为村里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大学为董治宝开启了一扇新的门,广博的知识汲取,思维的逐渐成熟,本科毕业后他又顺利考取了研究生。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治宝:风沙里研究出大学问

在尚不知雾霾为何物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每年冬春季节,北方的人们最担心的天气问题是沙尘暴。一旦大风起,便是尘土漫天、黄沙蔽日。董治宝因此选择了探究风沙地貌。他读完硕士读博士,1996年至1998年在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工作期间,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农业部参与沙漠化国际研究两年。回国后,他又回到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主任。2008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12月,因为他的沙漠研究成果卓著而被调到陕师大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任院长。多年来,他主要从事风沙动力学研究,以风沙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风沙物理学学术带头人”等名分,主持和参与40多项研究项目,有多项获奖。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尽管经过多年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近年恶劣沙尘天气变少,但不可否认,我国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这些问题仍然影响着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关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三十多年来,董治宝奔波在荒无人烟的沙海里,寒冬酷暑,有野外作业的艰辛,有伏案研究的累牍。

始于热爱,忠于坚守。辛苦自不必说,曾有的几次死里逃生至今想起来都让董治宝心有余悸。但他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大西北,改善生态环境,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研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沙漠化动力学研究领域中学术论文高发表率、高引用率,董治宝渐渐成为中国沙漠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价为国内最具实力的风沙物理与风沙地貌学者。

2012年,董治宝教授主持的“中国干旱区关键地表过程及其调控研究”,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为我国西部干旱地区风沙治理提供出了标向性的理论依据……

在国际上,董治宝也同样形成比较广泛的影响力。他是国际风沙科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首席副主席。他还兼任联合国《沙漠化防治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独立专家、非洲沙漠化防治行动计划咨询专家、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国际学术组织职务。

生长于大西北,董治宝的心从未离开过大西北,始终惦记着榆林这片土地的发展。他为榆林近年治沙的进展欣喜,也为榆林未来的治沙路进行谋划。他说:“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榆林的人们,自认为生活在沙区,对沙漠很熟悉,其实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还有很多误解和误区。”因此,他将榆林与以色列的数据进行对比。针对榆林近年来的能源发展和地域条件,董治宝提出榆林要以高科技为抓手,发展高效农业的治沙思路。

生于斯,长于斯,奉献于斯。黄土高原的寒风铭记了他的汗水,大漠的沙丘留下了他的足迹。而在明天,在未来,董治宝仍将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