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打赢脱贫攻坚战 走好乡村振兴路

2019.02.26 10:35 榆林日报 魏丽娟 郝彦丰

榆阳区赵家峁村新貌

榆阳区赵家峁村新貌

去年以来,榆林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投入资金90.9亿元,11.69万人脱贫、432个贫困村退出,绥德、米脂、吴堡3个计划摘帽县完成市级核查;完成市县两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安排市级专项资金10亿元,首批20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1013个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再次被列为重点,要求全年确保3.2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的134个贫困村退出,佳县、清涧、子洲3县摘帽,同时再启动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对此,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热议并积极献策。

加大对4个百亿级产业支持力度

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怀珠对榆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去年全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产业扶贫为统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上大事多、喜事多,但仍面临着农业生产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因此,他建议,我市要加大对苹果、蔬菜、羊子、马铃薯4个百亿级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制定出台市级层面农业农村人才振兴鼓励激励政策,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探索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农户旧宅基地腾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改革,真正实现榆林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必须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市人大代表、靖边县正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董事长张耀霞说。在长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张耀霞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张耀霞认为,政府应结合惠农惠企政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广富硒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解决销售难、价格低的问题。同时,要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旅融合方面再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投入力度。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激发活力

在市人大代表、神木市中鸡镇干部谢美英看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为重要,可以从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手。同时,深化“三变”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企业与村集体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模式。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资源、不同文化基础进行深度策划、科学规划,全力打造彰显地方特色的乡村村落。

“改革”是市政协委员李子民的提案关键词。他是一名农业系统的干部,这次市“两会”带来的提案就与农业农村的改革有关。他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李子民说,去年,从全市试点村改革的情况来看,榆阳赵家峁、横山高圪垯、米脂寺沟等试点村通过改革均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了乡村的治理能力,此项工作需各级各部门继续予以重视。

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地处神木市中南部的高家堡镇是目前我省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该镇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成效突出。

据市人大代表、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处长、高家堡镇党委书记张凌云介绍,镇上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始终坚持目标导向,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把农村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统一,把资源和力量统筹部署,形成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合理的脱贫规划。特别是在产业扶贫上,勇于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出“企业+党支部+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帮带发展模式,创立了酱醋厂、小杂粮加工合作社、农村产业联合体等形式多样的经济组织。

在乡村振兴工作上,高家堡镇紧紧依托石峁遗址、古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鼓励创新创业为核心,全力打造“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的“四有”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涉农项目投资、农业产业扶持、农村环境治理、文明乡风培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全力推动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农村产业快速发展。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要想做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前提是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统筹兼顾这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