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脱贫致富?看米脂桃镇毕家渠村驻村工作队的“作战图”

2019.03.28 23:30 米脂桃镇 史浩

五角星就是“村委会所在地”、空心圆圈代表“低保户”、红色三角形代表“贫困户”……走进毕家渠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张手工绘制的“春染毕家渠作战图”异常醒目。

“这张手绘图看上去很普通,但背后有故事哩。”毕家渠村第一书记张志伟说。

地处米脂县桃镇姬岔便民服务中心的毕家渠村,位于沟壑纵横的大山深处,当地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支柱产业。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是对毕家渠村过去贫困状况的生动概括。2016年前,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三千元。

摸清底子,脱贫攻坚需要“作战图”

脱贫攻坚,首要任务就是要先摸清全村情况。毕家渠村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2个村民小组,115户358人,其中贫困户29户……毕家渠驻村工作队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对村里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这轮走访后,也让他们对“脱贫”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四处开裂的窑洞,坑洼不平的盘山路,连同这里贫困的村民一样,经不起大风大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扶贫要扶到点子上。29户贫困户分布情况有什么特点,村里哪些基础设施急需建设,哪些危旧房需要改造?复杂而系统的扶贫工作,给毕家渠驻村工作队出了第一道“难题”。

“当时,觉得做得不够细,贫困分布情况说不清晰,唠叨了很多,听的人也搞不明白毕家渠村到底什么样。”毕家渠村第一书记张志伟说。

“如果有个立体图就好了。对图施策,就不会乱了方寸。”平时喜欢绘画的第一书记张志伟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制作一个“作战图”?想法一说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017年秋,张志伟带领驻村工作队通过细致的摸排走访和研究,终于绘制出“春染毕家渠作战图”。“作战图”上,山沟形状、道路布局、家庭院落、贫困户分布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绘制“作战图”费点劲儿,但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方向也更明朗了。”看着眼前的“作战图”,驻村工作队信心倍增。

逐一销号,“作战图”愿景变实景

光说不练假把式。毕家渠村驻村工作队借助“作战图”,一边整理扶贫思路,一边投入“实战”。

毕家渠村地处偏远,全村29户贫困户中就有10户是因病致贫,而只有一条依山而上的通村道路,村民遇到看病买药实在不方便。看着“作战图”上的贫困户分布,毕家渠驻村工作队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村民看病买药难的问题。

经过连续十几天的实地查看、对周边群众走访调研,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反复磋商,拟定了在毕家渠村新建卫生室的报告。镇政府接到报告后,决定立项建设。2017年底,毕家渠卫生室真是投入运行,如今,村民们看病买药方便了,小病再也不用往返几十公里的山路。

“驻村扶贫,既要当好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要当好扶志扶智的领路人。”这是上级的明确要求,驻村工作队一直记在心上。

“大爷,马上就要脱贫了,村干部来宣传过政策吧?”“唉,我们家其实条件不好,让脱贫,我们也没办法。”一次与毕家渠村民的对话中,驻村工作队队员听出了不满。

这是个别村干部工作懒散、作风漂浮的表现,也是扶志工作不到位的结果!加强村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迫在眉睫。在与村党支书商量后,毕家渠《党建、扶贫知识竞赛》、《模范党员、脱贫能手、道德模范评选》、《纪念建军90周年暨党史学习》等活动陆续召开。

“好多年都没有开这样形式多样的会了!”毕家渠村老党员艾玉芳由衷感慨。看到效果的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进一步入户开展扶贫政策宣讲,并将大家身边的模范代表事例纳入宣传内容。经过一系列努力,毕家渠村的人心更齐了,脱贫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

驻村至今,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全村已有25户实现脱贫;新建生产道路5公里、蓄水池4口,评选各类先进4人……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作战图”的愿景也逐渐变成了实景。

巩固提升,“三变”路子铺起来

基础设施改善了,贫困户慢慢减少了,但还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能彻底脱贫。

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不断努力,毕家渠村采用的“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方式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里除了大力发展山地苹果1000亩、杂粮种植400亩,还种植核桃等特色农作物。

为了合作社的成立,那段时间,驻村工作队不分昼夜同村民待在一起——白天下地查看,晚上交流经验。

通过多次交流,合作社决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创新农户入股方式(凡入社的农户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地、没钱也没地的出劳力,折算成股金入股),将全村29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

终于在2017年年底,注册资金为120万元的毕家渠振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现在,合作社每年年产苹果一万公斤,纯收入4万元,成为全村户户参与、户户分红的长期产业。

“我们要巩固提升我们的成果,把乡亲们的致富路子铺好。”驻村工作队还多次邀请市县果树种植专家到毕家渠村指导果树种植,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全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次。

一张手绘“作战图”看似画在纸上,实则刻在心中,凝聚了基层扶贫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随着手机定位技术和一些APP软件的应用,很多地图变得更美观、更便捷。相比之下,手绘“小地图”显得简单、粗糙,但却却承载着“大民生”。其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昭示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坚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