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绥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09.03 09:17 榆林日报 马蕊

70年,弹指一挥间。从一清二白到小康生活,从封闭落后到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绥德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促进民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崛起的绥德县城 崔世岗摄

崛起的绥德县城 崔世岗摄

农业生产:从广种薄收到蓬勃发展

绥德县的农业具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1949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6.47亩,亩产仅为20多公斤。解放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不懈治山治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1989年,累计兴修梯田42.38万亩、坝地3.36万亩、水地5.31万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种田的推广普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山地苹果

山地苹果

1978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提高了2.6倍。改革开放以来,绥德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1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7.4733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8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人均粮食比1949年增长14倍。

工业实现突破

工业实现突破

城乡建设:打造榆林副中心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9年,绥德城乡建设发展很快,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县城,不仅对旧城区进行了拆建、扩建,还新建了西城区,使县城面积扩大了1倍多,旧街拓宽,新街平坦宽广。新修了幢幢楼房、层层窑洞,安装了电灯,用上了自来水,工、商、饮食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在村镇,集镇已逐渐成为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不仅新建了大量的砖(石)窑洞,而且已开始向砖薄壳、平房以及楼房发展,并办起了乡镇企业。村庄中土窑洞已少建,代之以石窑洞,并出现了砖薄壳和平房。上世纪80年代,对县城、集镇、村庄的建设都进行了初步规划,全县城乡建设开始了有计划的发展。

家门口就业 张东红摄

家门口就业 张东红摄

近年来,绥德县围绕建设榆林副中心城市、吕梁山片区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黄河公园中心城市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民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统筹推动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提升,辐射带动南部区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交通运输:成为全省四大交通枢纽之一

绥德从古至今就是西北著名的“旱码头”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到1989年,全县有国营干线2条、县乡公路7条、乡村公路116条、专用公路3条,共128条,全长1045公里。修筑永久性大、中、小石拱桥梁261座,全长7145.9米。全县23个乡镇全部通车,663个村庄中556个通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随着公路的修筑,运输业也不断发展。1950年,开办了汽车客货运输业务,此后,机械和半机械运输逐步代替了人畜力运输,使运输量大大提高。

发达的交通网络 崔世岗摄

发达的交通网络 崔世岗摄

截至2018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888.2公里,公路密度为10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339个建制村、105个贫困村通油路或者水泥路达到100%。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改善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绥德县对全县未通客车的48个行政村提供通班车服务,基本达到全县建制村全覆盖,在榆林市率先实现行政村“通路、通车”的目标。

近年来,210国道和307国道、包茂高速、青银高速、包西铁路及太中银铁路先后交会于绥德,绥德成了陕西省四大交通枢纽中唯一的县级枢纽,北至齐齐哈尔、乌鲁木齐,南至昆明、南宁,绥德的交通可谓四通八达,辐射全国多省市。目前,铁路、汽车客运线路辐射西北各省和晋、冀、鲁、豫、京、津等地区。绥德旱码头全方位、多层次、网格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正逐步惠及广大群众。

贫困户分红 张东红摄

贫困户分红 张东红摄

文化事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绥德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陕北文化发达县之一。

解放后,绥德先后创建了书店、图书馆、剧团、文化馆、博物馆、广播站、影剧院等文化专业机构和活动阵地,为绥德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广播、电影、电视发展很快,到上世纪80年代,全县广播喇叭入户率已达92%,电影放映单位多达75个。1989年,全县已有各种型号的电视机1.2万多台,电视覆盖率达70%。

近年来,绥德县以建成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目标,推进“一馆五址”项目建设,围绕“五大之乡”,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对中省市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着力抓好城区文化中心、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三级网络和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投资近2亿元,完成革命历史纪念馆、汉画像石展馆、展览馆等场馆建设,逐步完善了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成功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我在绥德过大年”等活动。2018年,共接待游客308.44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8.14亿元,同比增长33%,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徐雄喜摄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徐雄喜摄

医疗教育: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在综合医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指引下,绥德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疗设备不断增添,防病治病能力提升明显。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绥德县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减贫率89.96%。同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加强了医联体建设,推行了分级诊疗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700元,规范实施国家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范围之内,母婴健康和妇幼工作全面加强,药品耗材采购实行“两票制”,综合监管依法规范运行,榆林南部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基本形成。

至2019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29个,正式卫生人员由1949年的20人发展到978人,病床由1950年的10张增加到1649张。全县有标准化村卫生室267个,有乡村医生363人,不断夯实工作“网底”,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绥德教育早兴,名贤踵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绥德县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开展了教学改革,使本县的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均恢复了生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5所、在校学生45245人。“十二五”以来,考入清华北大9人,“985”“211”院校3168人。

近年来,绥德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让全县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吸收先进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确保顺利通过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评估验收,为省级“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教师招聘力度,落实全市“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优秀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梯队,实现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及名校录取率“双提升”。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