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胜景青云山——榆林古城的后院

2020.07.15 11:55 榆林日报 ZaiYuLin.Com

文/王建霞

灵山一幅画图开,揽胜游人接踵来。

到眼青云齐纠幔,举头红日近蓬莱。

这是清末举人师澍霖于民国时赞美青云山的诗,让我们看到了榆阳青云山风光的美韵,意会到了人杰地灵的瑞气,感受到了诗歌凝聚的情感。也因了这首诗,青云山名扬千里,成了文人政客闲时吟诗作赋、游览风景的好去处。

青云山在民间的传说演绎有多种版本。但都是讲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世道平安的愿望,因此青云山祖师庙香火逐渐旺盛起来后。人们把河水清澈、鸟语花香、稻谷飘香的好光景,认为是上天的旨意,将这里称作青云山,祖师庙称作青云寺、小河称作青云河,后被誉为“榆溪胜景”。

榆溪胜景青云山——榆林古城的后院

民国16年(1927)春,青云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陕北镇守使井岳秀与其部下八十六师旅长姜占奎(蒲城人,又名姜梅生)等会同榆林地方信士多方筹集资金,邀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陕西著名教育和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和陕西美术学院院长王军余先生规划设计,动用八十六师工兵营,广募榆林能工巧匠兴工扩建,历时13年,耗资11.7万余银元,修建成释儒道的全神庙。青云山寺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全国罕见,整体布局为军事防御体系格局,明清建筑风格融入民国建筑风格,上下16院,高墙明瓦,院院有两门,能进能退,易守难攻,犹如八卦阵,不懂军事的人很难读懂。建筑艺术集楹联、匾刻、泥塑、彩画、砖雕、木雕等,文化浓厚,幽雅雄浑,堪称艺术奇葩。民国年间青云山四月初八庙会远近闻名,延安清凉山和万花山、南五台山、内蒙古以及佳县、绥德、横山等地的不少僧人都要前来挂单。庙会格外丰富、热闹,平滩空闲地挤满牛羊、地摊,平民百姓说是为了赶庙会、看戏,实则多是为了买卖。榆林城人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年年不误四月八,有的人因事忙误了庙会,一年里会留下遗憾。

从资料和文史学者郭新英先生那里了解到,当初井岳秀非常信服佛教,曾请大雁塔张方丈给自己取法号“慧毅居士”。一次,他与榆林城老中医郭瑞西先生同去南京朝见大法师,被大法师挡在山门外,说其身带杀气太重。之后,井岳秀有了扩建青云寺的想法,并请回释周东、法号为西来的和尚主持。

西来和尚,榆林三岔湾人,因贫穷十八岁出家,入榆林古城普济寺巷普济寺为生。三年后去山西省河曲县海潮庵受戒。他勤谨好学,苦攻佛经,熟练书法,经常义务给人们写书画,善书之名,远传各方。西来和尚深受方丈满意,32岁时,被选为海潮庵六代方丈,教出许多有名的弟子,他也名传西北。他被井岳秀请回榆林后,住在榆林城普济寺巷的千佛寺,主要主持青云山、金刚寺的法事,也经常回海潮庵理事。

榆溪胜景青云山——榆林古城的后院

民国17年(1928),井岳秀主持成立了榆林县佛教会,任西来和尚为会长,管理榆林12个县的佛教教会。成立活动仪式很隆重,参会的有井岳秀、西来和尚,以及绥德、佳县、横山等榆林12个县佛教教会的会长等60人,会后还一起合影留念。

青云山对西来和尚主持法事极为感念,在文史及青云山寺庙书籍里都有专写文章记录。榆林文史学者、摄影家窦世贵先生讲,他曾与现任青云寺主持心融两次去海潮庵,发现建有圆寂的塔,并且山西著书《河曲名刹海潮庵》记载:西来和尚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圆寂,葬庵内九师塔。这是错误的。佛教会成立时西来和尚还参加了活动,有照片和照片上的时间为证。关键的是,西来和尚在千佛寺于1934年农历四月初三圆寂,葬于金刚寺后山。出殡时,井岳秀派了一个连护送,也有照片为证,《榆林文史资料》也有文章记载。

还有一位叫高小保的僧人,在特殊年代对青云寺的保护和传承功不可没,老百姓说,如果没有他,百年古建也就保护不到今天,应该最值得书写。

榆溪胜景青云山——榆林古城的后院

高小保,榆阳区人,大约出生于民国7年(1918),自幼因病进青云寺为僧,至1987年(大计时间)圆寂都没有离开过。1966年,寺庙里的神像都被红卫兵毁坏,所有的僧人都遣返回了原籍,只有他死活不肯离开。依然每天坚持对寺庙上下十六院五十八座殿堂、二百八十九孔(间)住房,逐一清扫料理,一坚持就是2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文化受到保护,他又天天跑宗教局,申请回了所有被占用的寺庙房屋,然后辛苦化缘,请榆林城有名的画匠——万画塑造神像,直至青云山恢复了原貌。青云寺在榆林人的心目中堪比西北名胜白云山,工程队的泥水匠、周围妇女都为恢复青云寺庙宇做过义工。高小保圆寂后,就埋在青云寺后山,寺庙还为他立了塔。

青云山被称作榆林古城的后院,民间公认。明代,被朱元璋封为武定侯的开国功臣王威,在榆林城修建府邸祠寺的同时,在青云山沟内东北隅的楼湾处也修建了细柳园,郑汝璧所编著的《延绥镇志》中记载:“楼阁壮丽,当事榜之。”清代和民国时期,青云山的李家山、色草湾、张家沟、宣沟等村的煤窑和烧制砖瓦是榆林城驻军的生活后备来源,抗日战争时期,这块隐秘的净土曾经是国共合作期间保护和救护伤病员的地方,国民革命军二十二军陆军医院,原为国民党86师医院从榆林古城后街尉迟晴川家店,迁到青云山设立野战后方医院,躲过了日机的轰炸。著名作家老舍、画家沈逸千、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以及全国范围内知名报社记者随国民党中央慰问团两次到达榆林,都专程到青云山设立野战后方医院看望了伤员,还敬谒了抗日阵亡纪念碑,参观了镇北台、红石峡等景点,老舍还写下了著名的《绿柳清泉的榆林》。新中国成立后,青云山设立过炼钢厂、炼油厂、五一化工厂等,是榆林的主要工业生产地。今天,楼房、民居更是将榆林城与青云山连接了起来,开辟了新公路,成了榆林城名副其实的后院。

近年,青云山继2008年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后,进一步打造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景区,再一次挖掘出了青云山的历史,翻出了一些老资料、老照片,道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珍贵的历史史实,这些史实不仅是青云寺的历史、榆林文化的历史,而且是日本侵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见证,也是榆林经济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