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 脱贫路宽——神木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2020.07.24 11:35 榆林日报 ZaiYuLin.Com

星火燎原燃壮志,脱贫路上党旗红。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神木市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抓党建带脱贫、抓脱贫促党建,集中统筹公共资源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并重,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下足“绣花”功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用实干作答脱贫攻坚时代考卷。

截至目前,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8万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为资源型城市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探索。

1、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党支部,打造脱贫攻坚“桥头堡”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建好一个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是做好扶贫工作的组织基础,也是促进贫困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油村是神木市大柳塔试验区唯一的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村党支部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利用有限的土地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合理做好“土文章”,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村6个小组分别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另外还成立了生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总社,因地制宜、抱团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及瓜果观光采摘业,形成了“一组一业”的良好发展格局。

“在党的引领下,我们村党支部有信心带领乡亲们迈出更大的步伐,让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桥头堡’,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油村党支部书记李振清说,如今,生油村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增长到了17800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并在共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平稳。

无独有偶,纳林采当村作为中鸡镇最大的行政村,也是全镇唯一的贫困村。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该村党支部按照“党建引领,富美强旺”的目标,探索出“招商引资+转型升级+集体经济+富美乡村+双扶双脱+幸福康养”的“六维一体”模式,成立了神木市第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主要发展葡萄、果树等特色种植业和肉驴、羊子等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从脱贫到振兴的跨越发展之路。

养殖场一角 丁向龙摄

养殖场一角 丁向龙摄

为了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纳林采当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里的土地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共流转土地近7000亩,每年可为村民增加土地租金近百万元;通过创新模式,引进神牛智慧养殖项目,根据企业盈利情况进行分红,村集体实行保底分红加土地租赁制度;通过集体光伏扶贫项目,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全镇10个村的在册贫困户进行直接补助帮扶。同时,该村依托水资源优势,计划建设纯净水厂,与长青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神牛农业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让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党建引领促发展的红利。

发展养殖业 韩艳艳摄

发展养殖业 韩艳艳摄

为了提升脱贫攻坚成色,神木市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着力点,建强党支部,全力推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通过换届“回头看”调整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调整一批、届中缺额补配调整一批,让懂经营、善管理、创新意识强的致富能人进入“两委”班子。截至目前,全市326个行政村均实现“一肩挑”,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效应持续释放。

2、尽锐出战:

精准选派工作队,锤炼精准扶贫“排头兵”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为推动优秀干部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切实增强攻坚一线扶贫力量,神木市以建强组织、规范管理、服务基层为重点,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取得实效。自脱贫攻坚战在全国打响后,神木市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坚持党建引领,精配扶贫队伍,绘制了全市脱贫攻坚“作战图”,构建了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

为选优派好扶贫队伍,神木市共选派驻村工作队24支、第一书记24人、驻村工作队员50人,配备镇街包村干部24人、联户帮扶干部2600多人到脱贫一线,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资源联动,确保横向纵向信息畅通、配合紧密。

西瓜种植户享受丰收的喜悦 韩艳艳摄

西瓜种植户享受丰收的喜悦 韩艳艳摄

栏杆堡镇张家坬村是神木市24个贫困村中攻坚任务最难最重的一个村。过去,这里干旱贫瘠、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借着“三变”改革的东风,积极发展并壮大村集体经济,平整土地3000余亩,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560亩山地苹果园,种植旱地经济作物,近两年实现种植收益160多万元,人均分红1006元,昔日的穷山村实现了华丽“蝶变”。2018年,该村退出贫困村行列,出列后的张家坬村人均收入连年攀升。

如今,站在张家坬村的梁峁上放眼望去,只见这里深浅不一的黄土高原上,波澜壮阔的山地苹果园在近坡与远山间递次排开,逶迤起伏的宽幅梯田上山地西瓜、谷子等庄稼茁壮成长,一条条通村公路穿村而过,一间间干净整洁的农家屋舍迎着太阳……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神木市党建引领促脱贫的实践成果。

为提升脱贫攻坚质效,神木市进一步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选派管理考核,健全激励机制,保持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伍基本稳定。同时,切实发挥市级驻村工作监管协调作用,定期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召开调度会议,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大培训力度,推动驻村帮扶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确保取得新成效。

3、凝聚合力:

责任人结对帮扶,打造为民服务“先锋队”

扶贫干部挺在一线,扛起扶贫责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三年来,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神木市实施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使广大扶贫干部成为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锋队”。

扶志扶智、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健康扶贫……余和平是栏杆堡镇人大主席,分管该镇扶贫工作。2017年,他结对帮扶兴寨村东胡家畔小组贫困户胡明清。曾经,胡明清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家里只有他和患病儿子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内生动力不足,2017年,胡明清被识别为村里的贫困户。余和平了解情况后,多次走访,摸清了胡明清的“家底”,找准了致贫的“根子”,千方百计帮助胡明清在2018年光荣脱贫。

脱贫户养羊致富 丁向龙摄

脱贫户养羊致富 丁向龙摄

“每一个贫困户家里都有许多无奈的故事,我们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了解清楚致贫的症结所在,因症施策,才能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正是这样带着责任和感情,余和平一次次来到胡明清家,耐心讲解扶贫政策和励志故事,安排胡明清参加各类产业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帮扶胡明清发展西瓜、谷子、羊子等特色种养业,协助申请村内特设公益性岗位,与企业牵线搭桥帮助销售西瓜,帮助胡明清儿子治疗疾病等措施,让他们一家人对生活充满信心,住上了亮堂的新房子,有了增收致富的种养业,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不再因病致贫。脱贫后的胡明清,家庭收入逐年增加,好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余和平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以及就医、危房改造、发展生产等数多项扶贫政策。“不知不觉,就多了一份挂念。”余和平说,要把扶贫工作做出成效,就需要脚踏实地,以一颗真诚的心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神木,像余和平一样的帮扶责任人还有很多,他们通过给贫困户送温暖、送政策、送信息,帮助贫困户厘清脱贫致富思路、夯实脱贫措施,激发内生动力,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依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4、精准补短:

成立督导督查组,提升脱贫成效“硬指标”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神木市准确把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强化攻坚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践行神木城市精神,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神木市统筹谋划,成立了市级领导牵头的8个工作专班,调整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的脱贫攻坚督导督查组,派出20支脱贫攻坚督战队,向非贫困村下派302名排查督导员,全面夯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切实把问题查清查透,把整改抓真抓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脱贫质量,努力实现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工作模式“三转变”。

扶贫干部与村民交流 韩艳艳摄

扶贫干部与村民交流 韩艳艳摄

神木市及时制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市级统筹、行业牵头、镇街落实的思路,围绕政策落实、存在问题、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大排查工作,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整改短板、问题,逐个整改销号管理。

同时,加大督查督导力度,突出遍访责任、扶贫项目、帮扶责任、问题整改四个方面,采取明查暗访、实地指导等方式,强化脱贫攻坚督查指导工作。紧盯排查发现问题,夯实责任,细化整改措施任务。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榆林市第三巡察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反馈问题和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改。

此外,神木市委组织部多次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方案,结合“三比一提升”“一查一补两落实”等专项行动,建立了整改台账、“三清单”,并将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人,定期调度促整改,确保所有问题见底清零。并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既落实了“当下改”的举措,又健全了“长久立”的机制,提升脱贫攻坚“硬指标”。(记者李志东 郝彦丰 通讯员韩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