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扎实推进省委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

2020.08.10 12:51 榆林日报 ZaiYuLin.Com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省委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精准发力,举一反三,综合施策,扎实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截至目前,省委环保督察“回头看”40个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29项,7个立行立改问题已整改并长期坚持,其余的11项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全面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为坚决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强化“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开展工业炉窑专项治理、重点行业VOCs排放整治、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散煤治理等一系列整治行动,2019年完成了榆林中心城区488平方公里范围内和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加强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车辆、物料堆场扬尘监管,控制道路、裸露土地扬尘污染。

水环境保护方面,我市严格执行窟野河温家川、无定河辛店断面水体达标方案,推进榆阳河、沙河、榆溪河(富康路至刘官寨段)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去年6月,我市被国家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二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此外,全市市县两级的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基本完成,2019年度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结合市情实际,我市还制定了青山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不断强化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开发式治理等模式。完成“绿盾2017”“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整改销号,推进“绿盾2019”强化监督遥感问题整改。全市涉及各类自然保护区内的4家非煤矿山企业予以彻底关闭,并注销了采矿许可证。

在深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开展了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无害化处置试点示范,推行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全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7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510万亩,统防统治率达40.48%,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8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

我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源头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去年以来,市政府在积极配合参与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的同时,还编制了《榆林市化工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试行)》,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并完成产业园区的改革创新、整合优化工作,将全市各产业园区整合为23个。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我市持续发力改变“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产业布局偏乱”现状,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其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引导各产业园区编制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开展循环化改造,开展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编制完成《榆林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实施方案》并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推动兰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出台《榆林市兰炭行业升级改造绿色安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1年底前按照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全面淘汰兰炭行业落后产能。

同时,我市还紧盯运输结构调整,通过《榆林市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煤炭等大宗货物“公转铁”步伐;城市公交车新增和更新部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鼓励出租车、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汽车。

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

在全力以赴打好四大保卫战的同时,我市还着眼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生态环保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生态环保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制,切实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相关执法部门全面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继续推进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此外,我市还构建了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健全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稳定投入机制,规范运用PPP模式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集中财力攻坚。同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全力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工作,建立环境保护生态补偿体系,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试点示范。(记者 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