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亚:一次投稿意外的“收获”

2021.05.23 10:35 在榆林网 李胜亚

在榆林网讯:前几日,写了一篇散文“烟消日出黄土坡,呜哇一声姜三埃”,投稿到榆林日报,心里想着肯定不会发表,但是想着榆林日报的权威性以及众多的读者,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投了稿。过了一天,邮箱里来了信息,榆林日报总编办要求提供作者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农行卡号,当时不懂要银行卡号干什么,以为要核验身份,就回复没有农行卡号,因为好多年不使用农行卡了。但是榆林日报总编办再次要求提供农行卡,说是投稿有规定,如果没有农行卡,就尽快去农行办一张。心里十二分的怨气,但还是勉勉强强去了农业银行。

多年没有去农业银行了,进了农行大厅,一位小姑娘热情的接待了我,让我受宠若惊,因为以前的农行服务态度真的很一般。农行小姑娘帮我在自助机上用身份证查了一下,发现名下有三个卡号,其中两个卡号处于睡眠状态,一个卡号续存状态,但对应的卡早已遗失。小姑娘建议我补卡,于是来到柜台申请补卡,结果意外的发现这个卡上存有300元现金,是单位在十年前补发的独生子女费,后来单位换了工商银行发工资,领完最后一次工资后,以为卡上没有现金了,随手就扔了卡,没想到因为投稿有了这笔意外的“收获”。

李胜亚:一次投稿意外的“收获”

其实,给榆林日报投稿不止这点小收获。一年多时间,榆林日报发表了我的八篇稿子,其中两篇收获偏多。“三兄弟和他们的流动餐厅”稿件中,和我对接的不知名的记者不仅帮我提炼了稿子,还指导我亲自去农村拍摄“三兄弟”的工作场面,尽管反反复复拍摄了几十张,最后总算拍摄了一张比较满意的画面,受益匪浅。“不满足”的脱贫户 ,“爱折腾”的惠虎林稿件中,榆林日报记者满孝永认真指导我写作技巧,要求我写稿件要精益求精,要此起彼伏,要有看点,要有可读性。尽管我一再要求第一作者署他的名,但满孝永记者还是坚持我是唯一作者,让我感动万分。

李胜亚:一次投稿意外的“收获”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文学创作之路,更是一条艰辛的路,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远见卓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而且更需要贵人指点,拨云雾见青天,“天地随大,不润无根之草,趋势再好,不遇无缘之人。”他也许只给你一个全新的信息,一个善意的指引,就可能改写了你人生的轨迹。(李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