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2021.06.02 08:12 在榆林网 董树荣

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一一调查报告

2021年5月3日上午,我邀子洲红色文化收藏家徐海航到老一辈革命家马文瑞的出生地马家阳湾行政村做了学朮考察。此行目的一是帮助徐以珍藏的上万件革命文物同村上联合打造展示子洲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二是踏查国家文物登记为新石器时代的刘家园则寨山石城,探寻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踪迹;三是考察当地古生物化石,鉴别子洲地层。

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马家阳湾村年内已经做出了通过县政府批准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规划,其中也包涵展示红色革命历史的系统工程建设。所以村干部与徐海航当天认真做了友好会谈, 也确定了联合举办红色文化博物馆和保护与开发本村自然历史资源的计划。事毕,我同徐到村内外遗址做了考察。

一、村南古寨遗迹

马家阳湾含有北侧刘家园则与南侧董家圪堵两个自然村。在该村南面地势开阔的山梁尽头设一处名为“山楞圪垯”的古寨,村民瞻其为地灵人杰的风水标志,却不知其来历。我是当地人,首次踏入该寨方才发现南坡遗址已被数千年风雨摧残,剝蚀非常严重。细查地面与坡壁,未见灰陶,只能找到泥质红陶碎片。陶片的烧结温度和硬度都较低。根据陶质,该寨应当产生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因为有村民曾在这里捡到了器型同附近五龙山下仰韶文化遗址内类似的砖红色泥质敞口尖底瓶。沿该古寨山梁东行至董家圪堵境内,也能发现类似的红陶片;在那里还分布多处白灰面人居遗址与两处龙山文化早期寨址。这些遗迹可以证明约在五千年前,这一带从事狩猎采集与农耕的母系氏族正在向龙山文化初期的父系氏族制度演变。遗址展示的环壕与石砌寨堡也能标志社会进入了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时代,即中华文明之初期。

二、寨山石城地貌

马家阳湾西北侧刘家园则寨山是目前子洲县存留状态较好、遗址登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石城。此地北距大理河川道约2公里。经1958年、1980年、1987年,2007年,四次国家与省内文物普查鉴定,石城已被记载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因此这里时常有学者来探查。走近观察会发现,这里也似马家阳湾村南古寨,遗址边缘山崖陡峭,顶部地势却较为开阔平坦。它是由跑马梁与聚宝盆两道山梁呈V字形从南、东方向交汇到西北侧馒头状山头构成。该遗址环山绕多道石墙护坡,墙是用天然的石片与石块平砌。北侧的外城墙有残断面显示城墙曾在不同时期被多次贴面叠砌。石城西北面的墕口处当初曾设置防护用壕沟,现在已填埋为车行路面连接至上山的公路。

长期以来该城多处内外石墙已经被山下村民在耕作时拆除毁坏。在山腰坡崖上现在仍可找寻到倾斜向下延伸的残石,直抵聚宝盆山下河流西岸石畔顶部。在那里的村庄内,新修的窑洞两侧和屋后山崖中部也能看到城墙残迹。

刘家园则自然村还有一处不为外界所知的古遗址一一北侧山崖内暗藏数层设有防护设施的驻兵洞,洞内通向山顶。传说洞里面曾发现数百具尸骨。这一类型的暗洞在马家阳湾附近五龙山史前遗址下也被发现。山洞与史前遗址是在不同时期产生还是在同期兴建?目前尚属悬疑,还待学者探测。倘若属于同期,那将成为本地考古最新发现。

寨山石城过去在地表面上长期分布着大量的灰陶片。因此根据以上地貌遗迹与文物普查,遗址年代过去只认为属于龙山文化时期。那是因为过去並不知道地下还有文化层。

三、石城地理位置与遗迹考察

1、 地理位置:寨山石城在学朮界只在多种考古文献的资料中附带涉及,尚无专题研究报导。我在数年前曾看到一份图示国内早期石城遗址的介绍:国家早期发现的石城是在黄河中游河套附近的陕北、晋西北、内蒙古中南。其中图示石城点位约近20余处,多半是在榆林市境内,尤其大理河区域点位较多、分布最为密集。年初我到陕西省博物馆参观,也看到该馆有“陕北石峁文化区”示意图。图中子洲大理河地域石城点位已经有所增加,刘家园则寨山石城虽未注名,因为它发现早,面积较大(25万平米),自然也在其中。回头查看由国家考古研究院汇总编辑的文物地图集等资料,结合我的实地踏查,终于明白: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新石器时代,北方国家史前遗址最多的区域就是在榆林与延安市境内,尤其是在白于山的东侧大理河与准宁河流域已经发现了多处城址。石城之出现已被学者视为文明起源要素,也属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2、聚落密度与影响力:寨山石城处于子长高柏山以东大理河与淮宁河之间史前文明起源较早的人类生息地带。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农耕生产与狩猎、采集、养殖。因此距今6000年之前氏族部落屯居已较多。进入距今约50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代后,从山间已发现白灰面居址的数量来推侧,这里人口总量应当已经不比眼下农村的实际居住人口少。倘若在龙山晚期沿河川之地每行走5公里,定能在附近找到不止一处设有白灰面的居址和石砌寨墙的大型聚落,这些有城墙的大遗址也在庇护附近无石墙迴绕的聚落,它属于中心聚落,是标志该聚落群体也属于酋邦性组织。在这些聚落附近,分散于山间有防潮白灰地面的小屋数量更多。在这一带,沿着川河交接位置诸多寨堡呈线性密集联接的现象,也能解释社会进化到历史时期秦长城于淮宁河沿岸呈间断状设防的历史之谜。据我观察,在马家阳湾附近,石城面积通常达数万平方米。当时距离寨山石城约5公里的范围内就已分布北侧大理河畔的大铺岔、新窑上、冯家渠、续家湾、车家沟、董家圪崂等数处;在马家阳湾以南又有枣泉则湾、五龙山、常新庄,牛家墕等遗址连接至子长怀宁河畔面积更大的李家塌遗址(30万平方米)。可见寨山石城在子洲与子长两条大河流域位踞要道,它在仰韶文化时期时已经在当地发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从寨山石城顶部设置祭祀墩台的遗迹看,进入龙山文化早期后,它在上述石城聚落内已经上升为中心聚落;进入到距今约4500年的龙山文化后期,从其遗迹特征和面积判断,它和同期的绥德赵家砭寨山石城相比,社会影响力也许已接近“酋邦”组织,即逐渐步入向国家文明正式产生的过渡时期。关于这一推测目前尚在深入探索。

3、设防石城的条件:据我观察,史前聚落逐步兴建石城墙为防护用的石城,一是要选附近人口较多,适宜生存的地带,便于调集防务所需劳动力;二是占踞狩猎采集与农产品交换的交通要道,交流文化与物资;三是位处地势险要的高地,利于防护外氏族侵袭;四是拥有充足水源,以便生产与生活用水。最后一点尤为重要,细察刘家园则石城聚落当初择地于村旁石崖之上,前三项选址条件已不必赘述;主要是看准此处水位较高,不仅东侧城墙所抵岩层上下都有丰富的泉流,可以满供饮用与制陶,在城西南侧的跑马梁山上也能高位掘井,极为安全。这一有利条件,就连位处淮宁河畔的李家塌仰韶遗址也不能比及。因此该石城建在马家阳湾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址上,不仅天然资源充足,有利于人口繁衍,更能对附近的聚落发挥庇护控制作用,对外发生较大的影响力。

4、石城遗存解释:该遗址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已有记录:“文化层厚0.5米;暴露白灰面多处,采集陶片有泥质和夹砂灰陶,纹饰有篮纹、绳纹、菱形纹、方格印纹、附加堆纹、器型可辨鬲、罐、瓮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记录:“地表有大量陶器残片,质地为泥质灰陶,纹饰有篮纹,可辨器形有罐等。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以上记载都没有涉及到龙山文化之前的红陶和龙山晚期通常会出现的的磨制石器、礼器、与历史时代的遗存。因此我觉得石城有可能在距今约4500年左右,即龙山中期就曾发生过人口迁移而被遗弃。因为上述记载的陶残片都显示龙山文化末期之前的特征。这次我领徐来,我做为当地人已属第四次踏查,进入时並没有料想在近年已种植黄芩的地面上赫然出现了散布的仰韶文化时代的红色泥质、夹砂陶碎片,纹饰有绳纹、素面,器型为平底。 徐海航还在地头捡到了“玉” 拿给我看,该物竞是一件在龙山晚期已被磨制石器取替的打制石英质刮削器。它在附近的仰韶文化遗址内较为多见。徐是收藏家,他懂得该物应该展示在博物馆内;当日他在这里捡到的红陶与灰陶碎片都具有代表性。这些物件形体虽小,其中蕴涵历史文明,科研价值並不小。我们有幸能发现,也拜当地药农所赐:他们使用深耕农机具挖穿了地表0.5米厚的文化层,这才让下层的仰韶文化遗物翻上了地面。

徐海航还在地头捡到了“玉”

徐海航还在地头捡到了“玉”

徐海航还在地头捡到了“玉”

当天在黄岑地内外,我还有以下发现:一是山顶已被村民毁掉的祭祀墩台附近看到了翻上地面的细碎白灰面残片。证明这里地下不到1米处就有白灰面人居遗址,其规模大小只能由专业发掘才能确定。根据有些学者的看法,这里的屋舍是让老弱病残者居住。但是我觉得这一位置也属接待附近聚落首领,以及酋邦级人物的场所,设置大型的屋子也便于举行祭祀活动等仪式。 二是我在山顶下第二道石墙黄芩地内还找到一块质地为红色的黑彩陶碎片。 上有直线轮纹及倾斜手工划刻纹。按照半坡早期的制陶模式,它当属于钵类器皿口缘部位。这是该遗址于仰韶早期存在的证据。三是寨山石城也保留着类似薜家城则古寨、形同栗家沟石城的史前石砌小窑洞。这里发现的遗存一处已被毁;另一处只剩半壁。它该是陕北石砌窑洞之鼻祖。窑洞室内宽度约近1.5米。在栗家沟石城内这样的小窑洞墙根处有带踢脚的白灰地面。有学者认为它面积太小,是下等氏族成员住所。事实上龙山文化时期为父系氏族时代,人们还在群居。这样的小窑洞可能属于氏族内已经享有性占有特权的首领级人物居住,恰可以证明对偶婚制度已开始产生。因此,它也标志人类开始等级分化,社会在步入新的文明。 四是寨山石城聚落群内的遗址上已新发现两处同期的陶窑,及龙山晚期已取代石磨盘的石臼。在驼巷天平沟村山上,药农也新发现大型白灰面遗址和位于近旁的白灰烧制场遗迹;另据文管所消息,袁家砭龙山遗址下也发现了铜针和燃煤代替烧柴禾的高温制陶窑址遗迹。

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四、石城是自然气候变化与战争产物

据考古文献中记载,地球距今9000年时严寒的冰河作用已经结束,气温比现在高出1~3度。那时季风气候加强使季节性差异也变小,持续到距今约3000年以后次大陆地区气侯才变凉。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内,在距今约5000年时,中国北方和西北部也曾经发生气候变为干燥寒冷。由自然气候变化引发的各种灾难和饥荒,也使得往日曾和平相处的部落群之间,为了爭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开始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争。这就是龙山文化初期,部落群体联合以兴建石城为主要防御手段的大背景。因为修建石城工程规模浩大,单体聚落难以完成。

如前所述,马家阳湾在仰韶文化时期原本就有村对面山上“山楞圪垯”古寨。从防御功能看,它也属于石城建制之雏型。到了龙山文化初期,这里得益于河道有较多自然跌落的石块,若以部落群联合去打造寨山石城,自然也能集中大量劳动力,这般有利条件,似乎水到渠成。

五、当前文献记载的思考

2016年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以英文合著《中国考古学》,该书第七章记载:在龙山时期,中国开始建筑石墙以加强防御的地区内“第一个在陕西北部。这里发现了20多处石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吴堡、横山、子洲、神木和佳县等地。时代最早可到仰韶晚期,最晚则迟至商代,但大部分城址属于龙山时期”。书中还有附图。

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他们在做图示时是依照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的资料。其中在“大荔(理)河流域”的位置上沿河标出了三个连续的石城点位。虽然这一文本影响力很大,已在全世界发行,但该书介绍这一情况时完全不知道书中所用石城遗址的统计数字与事实还相差太远:特别是图中标号为“31”的三个点位,明显只代表横山金山寨、本地寨山石城,绥德寨山石城。关于大理河流域的石城数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至今都没有完全搞清。正如以上所述,这里的寨山石城仅在马家阳湾附近石城类遗址数量不止6处,整条大理河流域建有石墙的遗址数量目前早已远超“20多处”以上。这里众多的石城也属龙山文化末期之“石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们在国家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实际发挥过的作用也堪称是“第一”。因此,今后在这一带以实地踏查去核实史前文明的遗迹,学者还可选择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六、古生物化石

根据我和徐到实地调查,马家阳湾过去于村前修建石桥时已经在石场发现了鳞片完好的整条鱼化石,招来四乡好奇者观看。近些年来这一带修公路采石料时又掘出大量形似竹子的新芦木化石, 引发众多收藏界人士与古生物爱好者争相去收集;在该村南侧分叉的河道内,近期又发现了二亿年前双壳类淡水动物化石地层。

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子洲县沿大理河地带的古生物化石早在上世纪中期就有我國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斯行健于1951年到实地来考察;在上世纪之前还有前苏联科学界耆宿奥勃鲁契夫院士于1893一1894年前来採集过植物化石标本;在建国后更有地质工作者于董家圪崂找到了“黄柏沟珠蚌”, 它做为标准化石早已确定了这一带是属于“延长组上段”地层。这一客观事实也可以纠正当前某些中科院专家判断当地岩层属于“侏罗纪”之误解。它还能为当地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提供地层属于“三叠纪晚期”之证明。 马家阳湾附近的新生代黄土地层内还赋存民众称为“龙骨”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对于这些地质资源,分别妥善保护或于博物馆内展示,都具有科学教育之意义。

子洲董树荣:马家阳湾自然历史遗迹解析

七、遗址文化的思考

社会文明的慨念,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从原始社会的资源匮乏中以生存竞争的方式逐步走向了国家出现。这一过程也是标志中华文明是从原始氏族部落内那种平均分配的秩序,演化为等级分化的不平等制度。目前发行《中国文化的开端》一书作者曾认为“从原始社会未期的公元前4000年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公元前2100年,由于没有考古的证明,是一段空白期”,期待有考古事实来填补这一空白。子洲县该地遗迹之存在,恰好已证明,这里就是中华文明起源真实的例证。以实地踏查来调研这一阶段的历史,也属于探索史前文化及中华文明之“起源”。因此,这次考察马家阳湾所在之古邑,不仅史前文明的遗迹近在眼前,还会发现这里相关于社会革命的各种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还有这里潜藏的化石资源亦弥足珍贵。从这里践行打造开展科研与科普教育的基地,将会对促进子洲经济与文化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董树荣

2021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