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玲:创新监督 严格执纪 全力护航工业倍增

2021.07.12 17:55 在榆林网 雷玲

作者:雷玲(渭南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事关政治、事关大局、事关民心。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渭南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大决策部署,以市委“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确保站稳引领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位置。

为不断优化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水平,保护和服务市场主体,全力打造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发展环境。“十三五”以来,渭南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始终坚持高点站位,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紧盯经济发展、服务企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乱象,持续转作风、强震慑、抓典型,把监督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政策措施落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统筹运用现场督办、全程监督、巡察监督、专项整治等手段,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做法及成效

一是紧盯疫情防控落实,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专责作用,切实把办理涉疫防控信访举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运用管委会官网、《高新报道》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布《关于受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举报公告》,对涉疫防控信访举报实行特事特办、优先处置,成立疫情防控督查检查组,对防控工作纪律和责任单位履职情况定期监督检查。疫情防控期间,共受理涉疫信访举报6件,处置6件;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检查防控责任单位27个,累计发现问题115个,立案查处问题1件,给予党纪处分1人,责令检查1人,印发通报文件9期,切实为区内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二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作风顽疾。出台《区党工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紧盯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点,先后开展违规收送礼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县区交叉检查等重要监督活动。“十三五”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33轮次,县区交叉检查14轮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件,立案2件,处理处分20人;始终把抓好干部作风问题尤其是营商环境领域窗口服务岗位作风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实行纪律作风问题“一月一查、一季度一通报”制度,常态化监督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十三五”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58轮次,印发纪律通报26期,对240起问题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三是聚焦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强化执纪问责。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聚焦营商环境领域工作作风、政务服务、执法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公告》,明确营商环境领域23项监督举报重点,通过管委会办公楼LED公告屏、管委会网站向社会向企业公布举报方式和内容,进一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受理营商环境领域问题线索3件,已查处问题线索2件,给予政务警告处分1人,实施诫勉谈话1人、提醒谈话1人、集体约谈2人,印发营商环境领域专项通报2期。

四是发挥监督利剑,助推重点项目落地。始终把党工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区党工委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实施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牢牢把住“部门履职、领导担当、干部作为”这个核心,主动深入项目牵头部门督措施、查履职,走进项目一线督作为、查实效,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的“不松手”、事情办不好的“不放手”。2020年以来,聚焦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项目建设等全区中心工作,对区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31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下发通报14期,处置问题线索10件,处分处理9人,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确保了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五是聚焦工程领域腐败,深入推进专项整治。按照省市重点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部署会议、警示教育大会,领导干部带头承诺自查,组织34家单位全面排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排查摸底党的十九大以来立项、审批、招投标、监管、实施、拨付资金的所有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对标要求细化整改。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排查出涉及工程项目单位12家,累计登记备案项目339个,审核项目78个,其中工程建设类项目43个,政府采购类项目35个,自行采购类项目10个,供应单一来源项目2个,区工作专班现场监督项目建设和政府采购招标会20余次,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

二、存在问题

从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看,当前我区党员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能够遵纪守法、秉公用权,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把手中权力作为谋利工具,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侵害群众利益、“慵懒散慢虚”等问题时有发生。

一是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个别部门、干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仍然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变相吃拿卡要、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有的干部服务企业、群众意识较差,尤其在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求稳怕乱,遇到矛盾不敢碰硬、不敢坚持原则。譬如,城建、城管等部门本是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的“勤务员”“服务员”,但有个别干部未守住纪律“红线”,违规收受房地产开发商礼品礼金,最终受到了严肃处理;又如,有的干部在处置郑家小区安置房问题上,答应给予郑家村村民每人15平米门面房,因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发展需求,此问题长时间未能得到解决,导致郑家小区村民长期聚众上访,给管委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部分单位服务企业意识还有待提高。部分职能单位还依然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没有摆正为服务企业的心态,对企业的发展没有做到履职尽责;有的党员干部则对企业发展漠不关心,对企业家避而不见,形成了“清清白白”政商关系。譬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在区内某口罩生产企业资质办理事项上,服务意识欠缺,与企业对接不积极、不主动,协调办理进展缓慢,也未提供必要的业务支持和指导,致使该企业从生产资质申请到取得耗时半年之久,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对区内营商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有关责任人受到了政务处分。

三是违反工作纪律问题屡抓屡犯。近几年虽坚持实行一月一查、季度通报作风问题机制,但推进和解决干部作风深层次问题的办法少、措施单一,抓的问题都比较偏面和肤浅,监督检查只注重表象问题,未能从体制机制、单位层面研究解决“根子”问题。譬如,有的干部多次被纪检监察机关暗访发现违反工作纪律并受到问责处理,但其仍屡教不改,漠视规矩,屡查屡犯;有的单位内部监管松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对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流于形式,尤其是街道、部门二级单位及窗口服务岗位干部纪律制度执行不到位,规矩意识淡薄,工作状态散漫,服务态度不好、质量不高,对待群众生冷硬横、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上班迟到早退、上网购物、打游戏、无故缺岗等违反工作纪律问题也是时有发生。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持续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开展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认识偏差,消除私心杂念,团结一心为民。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提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思想观念,教育引导干部勿踩“雷池”勿越“红线”。有针对性地开展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使基层干部树牢“当官要为民作主,当官要为民谋利”服务意识。加大干部日常监督检查,发挥好信、访、网、电等举报平台作用,加大从网络舆情、审计巡察、服务对象中发现收集问题线索力度,严肃查处营商环境领域推诿扯皮、办事不公、吃拿卡要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二是助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聚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要求,强化专项整治力度,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严查营商环境领域工作作风、政务服务、执法监督三方面突出问题,对查处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作为近期各类通报曝光的重点内容,通过官网通报、文件通报等形式,集中曝光典型问题,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同时挖掘和树立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典型,为全区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发展工作中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的界限,旗帜鲜明地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服务发展大局的积极性。

三是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重大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全局,监督保障其顺利实施是做好“四十五”开局的重要任务之一。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聚焦重点项目推进、资金使用、营商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努力在工程建设领域和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精准监督、创新监督,着力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督促整改上下功夫,坚决纠治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行为,对项目进度缓慢、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问责查处,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