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下的医者仁心

2021.07.16 13:15 在榆林网 李胜亚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诺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

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

......

绩效考核下的医者仁心

几乎所有学医学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可以说医学界的人没有不知道希波克拉底的。

事实上,并非医生不履行当初许下的诺言,并非医生没有“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医生活在这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活在这个人情世故纷繁复杂的时代,活在这个行医治病绩效考核的时代,医生很累,有时候确实身不由己。

九十年代曾有一个段子说,有几个医生下班后在医院家属院打麻将,结果被当地公安局治安巡逻人员抓了个正着,很自然就把麻将给没收了。虽然第二天几个医生托关系要回了麻将,但少了一只“红中”,这副麻将自然就废了。几个医生心生怀恨却不能发作,毕竟自己打麻将理亏嘛。过了一段时间,恰好公安局长的老母亲得了急性胰腺炎,疼得喊爹叫娘,来到医院急诊科要求紧急住院手术,正好遇到上次打麻将的那几个医生,几个医生一听随行人员说是局长的老娘,心里顿时火冒三丈,但是表面上很平静,不依不饶的要求局长按程序挂号、检查,检查完交押金办理住院手续。这下急坏了局长,连忙问手下人是什么原因,因为局长平时来看病走的都是绿色通道,最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医院的医生?手下人告诉局长原委后,局长好话连篇,但几个医生非要把“红中”找来才给局长提供方便,局长给几个医生保证后,立即打发手下人去找那个“红中”,几个医生才快速行动起来,及时手术保住了局长老娘的命。从那以后,局长吩咐手下,抓赌博谁都可以抓,唯独不能抓医院的医生。

当时有句顺口溜,“社会上的怕公安局的,公安局的人怕医院上班的,医院上班的又怕学校上班的”。为什么医生会怕老师?据说是假如医生得罪了老师,老师会让这个医院家属院所有的孩子早晨都站在操场上训练,不让上课。医生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罚站自己的孩子。

绩效考核下的医者仁心

现代社会焦点有三大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这三大难题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医生虽然看病不难,但孩子上学难、住房难也是不争的事实。九十年代,医生工资也就几百元,一辈子辛辛苦苦工作,快退休了都买不起房子。当时有个儿科医生说了一句名言,让很多人都至今都记忆犹新,“医院发的工资是让你买米买面,要想住高楼大厦,要想开宝马奔驰,您得重新想办法。”所以医生私下偷偷摸摸开诊所的比比皆是,其他专业的医务人员也纷纷发挥自己的特长致富,部分人甚至开起了“包厢”。

如今,多数医生解决了上学难、住房难问题,但绩效考核又让医生犯了难。古往今来,对医生的定义为“救死扶伤”、“白衣天使”,但现实工作中的绩效考核,又让本该恪守医德和法律的良医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

绩效管理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企业管理,绩效管理对于提升医院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建立和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操作流程,提高专业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二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医疗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个人价值。

但无论是目标管理考核,还是关键业绩指标考核,还是平衡计分卡考核,都是促使医生小病大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罪魁祸首。马克思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绩效考核下的医者仁心

为什么当前“医患紧张”?为什么当前医生不被尊重?当医生成为“资本的奴隶”,当医生“重交易不重仁义”,医生的尊严从何而来?

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疗起源于人的同情心、仁慈心、悲悯心;医院最早起源于基督教的教堂,都是收留一些又穷又苦又病的人。医生的尊严来自于医疗的本质,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不忘医者初心,牢记从医使命;“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做对患者有利的事情,不伤害患者,有利于患者,公平对待患者,就会得到患者的尊重。而在绩效考核下,科室的二次分配过分强调个人业绩和工作效率,把医学伦理降为经济学伦理,那跟街头卖菜的大妈有啥两样呢。“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世无良医,枉死者半。”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医生背离了仁心,所以医生就失去了尊严。

绩效考核下让医者仁心、让医者父母心变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实实在在解决了医生的“三难”,让医生的思想重回“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时代,打心底善良起来,医生对待患者才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一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

作者:李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