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大保当镇新华村党支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2.07.02 11:54 在榆林网 刘慧斌

在榆林网讯:6月30日,神木市大保当镇新华村党支部组织村“三委会”成员及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赴佳县神泉堡革命旧址、米脂杨家沟和高西沟村、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郝家桥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不忘革命历史,体验红色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接受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是封闭的四合院,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旧居,下院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里边设有通讯班、广播电台,参谋处、秘书处和后勤部。1947年9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从张家崖窑来到神泉堡,住在现纪念馆内正面的窑洞里,在这里生活、战斗了57个日日夜夜。这期间毛泽东起草并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等一系列重要革命文献,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有力地指导着全党全军的各项工作。

杨家沟是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期居住时间最长、从事革命活动最多的地方。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杨家沟,亲自领导并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领导开展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杨家沟是党中央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郝家桥村有着光荣历史。早在抗战时期,中共绥德地委通过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热潮。1944年,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党的十八大以来,郝家桥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高西沟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经的高西沟村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上个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在实践中摸索出“三三制”(田地、林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治理模式,并与时俱进创新为“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将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如今“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

新华村的全体参观人员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党校同志的带领下,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导和讲解下,全体人员参观了每处展览室的珍贵文物、照片、文献资料,深切地体会到我党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

当走进郝家桥革命纪念馆时,在习仲勋纪念碑前,党校同志带领参加活动的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增强党员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牢记使命担当。随后,在习仲勋生前工作生活过的旧居院落,党员们整齐蹲坐在小凳上,认真聆听了郝家桥村老支书马兴业同志讲授的生动党课,他围绕革命先烈习仲勋、劳模英雄刘玉厚、“六稳”“六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勉励党员同志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追寻先辈足迹,牢记习仲勋提出的“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宗旨,全心全意干好事、创好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用实际行动诠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承诺担当。

通过本次红色教育之旅,新华村参观的全体人员不仅零距离地学习了我党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近距离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份量,进而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义。

学习参观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时刻牢记党的教诲,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政治觉悟、个人素养、业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取得不断进步,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为党的生日献礼。

此次活动的经费由爱心人士黄永生、吴承忍、杨胜利、黄喜存赞助。(通讯员 刘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