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以“实干”诠释责任与担当

2022.07.11 11:49 在榆林网 赵迪

受西风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7月11日夜间到13日白天陕西省将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强度大、范围广。据预测期间最大小时雨强在20到50毫米左右,局地甚至可能达到60毫米以上。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要立即对本轮暴雨防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把暴雨防范应对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处危险区、每一处隐患点,细化到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和人。

当前汛期已至,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恶劣的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新一轮强降雨蓄势待发,面对防汛大考容不得半点马虎,政治站位再提高,责任担当再强化,坚持闻“汛”而动,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我们要干在一线。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防汛工作十分重要。面对防汛大考,必须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境,防汛就要像走在薄冰上、沿在深渊边一样要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这要求必须在思想上拧紧紧箍咒,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恪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有备无患。面对防汛大考,必须要有“刨根问底、一探究竟”的精神,干事创业,实干是最好的工作作风,一切问题,只有实干才能解决。战国时期赵括只会纸上谈兵,40万赵军全军覆没,留下虚谈废务、空谈误国的历史教训。防汛是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重大政治任务,是硬指标、铁任务,没有条件可讲,防汛大考,必须刨根问底,补齐短板,动态排查每一处隐患,立即商定每一条整改措施,及时清零每一个问题,真心服务每一位群众,千方百计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闻“汛”而动,我们要倾心敢干。胜寸心者胜苍穹,面对防汛大考,必须有“黄沙百战、不破不还”的决心,洪水如虎,我们必须骑在虎背上。要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下大决心、下大气力做好防汛工作。树立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出实招、破瓶颈。当前,防汛已然进入“最吃劲的时候”,容不得半点马虎,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越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要“一鼓作气、加足马力”。要做到知责明责,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不讲条件、不讲理由地落实好各项要求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用钢铁的意志和得力的措施安全度汛。面对防汛大考,必须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态度,既要有要敬业精益的职业精神,又要有专注创新的卓越追求。常言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筑成堤坝不是一朝一夕,溃烂堤坝却是一瞬之间,防汛如同“铁杵磨针”,必须精益求精、稳扎稳打,一日接着一日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要及时预判雨情和水情,加强重要部位、关键节点的值班值守,提前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切实将防汛各项工作做细致、做精准、做到位。

闻“汛”而动,我们干不得脱离群众的事。民之所需,行之所至。防汛直接面对基层群众,要时刻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虚假感情,面对群众要感情真挚、换位思考、打成一片,与群众形成情感上的共同担当,切实将情真意切贯穿到工作中,尤其是涉及汛期人员、财产转移时要真情实感、以理服人、以事服人。不搞敷衍了事,面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何事都要勇于拼搏、迎难而上,在思想上敢打敢拼,在行动上敢于啃下“硬骨头”,切忌在群众的利益上推拉扯皮、敷衍塞责。不搞形式主义,防汛不仅一次大考,也是一场战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没有任何“慵懒散”的捷径可走,在隐患排查、措施落实等方面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最终酿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闻“汛”而动,我们干不得夜郎自大的事。闻“汛”而动,就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面对防汛大考,我们就要始终面对汛期这个客观实际,不敢夜郎自大。不搞脱离实际,防汛不是“食堂配盒饭”,库坝情况不同、河流千差万别,不能一把尺子量、更不能一刀切,要丈量好实事求是这根准绳,该打坝打坝、该泄洪泄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搞循规蹈矩,既要遵循原则,又要有所突破,要运用好与时俱进这一法则,防汛不是儿戏,坚决杜绝总是“以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走出“屡错屡犯、屡改屡犯”的怪圈。不搞贸然行事,既要有绝对的是非观和强烈的大局观,又要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全方位考虑攻坚克难问题,思路全之又全,方法细之再细,在“标本兼治”上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全力以赴答好“防汛”这张命题卷。

面对防汛大考,我们无路可退,唯有闻“汛”而动,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步调一致,以对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向水而战,科学应对防汛大考,两干两不干,找准防汛的支点和发力点,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安全度汛,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赵迪(府谷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