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声声快慢搭配唱新歌 人民双脚踏上幸福路

2022.09.22 12:24 在榆林网

9月2日,由中国制造的首批雅万高铁列车运抵印尼雅加达港,标志着以中国标准建设的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

我们有目共睹。从“一条线”到“一张网”,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2021年6月25日,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复兴号”覆盖31个省区市;2022年8月5日,印尼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雅万高铁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不仅开进了世界屋脊高寒、高原地区,还以“中国标准”为世界高铁贡献了中国方案。

十年追风逐梦,十年跨越发展。中国高铁每往前突破一步,就为中国制造刻下一个新的领先标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为中国发展拓展延伸了更大空间,让“路网密布、高铁飞驰”成了神州大地最辽阔的风景,让“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红利。

坐着高铁看中国,让我们触碰到时代发展的脉搏。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奔驰的高铁,星罗棋布交错纵横的高铁网,不仅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标志,也是国家以人为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体现。据国家铁路局调研报告显示,与没有高铁的城市相比,开通高铁的城市GDP增长量高出了72%,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55%。如今,通过构建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的现代流通体系,不断挖掘市场空白及运力资源,拓宽合作领域,创新运输新服务,让高铁网络成为物流、人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必要要素和配置,从不断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以“高铁模式”推动“高铁+N”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中国高铁正在以多点、多线、多面的方式服务群众, 给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强大动力。

坐着高铁看中国,让我们领略到乡村振兴的风貌。交通发展,惠泽百姓。随着 “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高铁在把一个个散落深山的珍珠城市串联起来闪闪发光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当地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模式、新格局,辐射带动沿线发展滞后的乡村,进一步激活全域乡村振兴,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特别是农业和旅游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使当地特色的旅游、农产品等也搭上高铁快车,促进国家东西部均衡发展。

中国高铁蝶变崛起,见证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眼下,高铁、动车已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风驰电掣般速度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慢火车”凭借列车站站停靠、票价低廉等特点,成为一些贫困区域居民返乡出行路上最为贴心的交通工具,温暖了沿线百姓的心坎。

6437次绿皮“慢火车”全程运行252公里,历时7小时15分钟,跨越161座桥梁,穿越121个隧道,在蜿蜒的京原铁路上驶进沟壑纵深的太行山腹地。从1972年运行至今,最高票价只需16.5元,最低票价只需1元。因其票价便宜、安全方便,“慢火车”已成为沿途群众出行的“暖心车”,乘客不仅能乘车走亲访友、问医求学,还能坐车贩货赶集、外出务工。这趟车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亮丽的容颜,没有高端大气舒适的环境,也没有高铁出行的风驰电掣。但是,这趟走向大山深处的“慢火车”却开进了百姓的心坎里,开出了暖心的民生温度。

根深叶茂,民生为本。笔者认为,开行“慢火车”是立足民生、精准帮扶、乡村振兴之举,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情怀。在新时代里,这一抹悠然前行的绿色,也将继续把不变的初心与情怀,书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