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我眼中的车轮滚滚——大秦线

2022.10.18 19:20 在榆林网

说来话长,一转眼入路四十一年了,我伴随着祖国南来北往的车辆,度过了我火红的青春和美好的时光年华,度过了我一生中最最辉煌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脱下军装的我走进太原铁路,成为一名铁路货车检车员,那时整天在室外作业,手拿检点锤敲敲打打,夏天酷暑暴雨,冬天严寒飞雪。

当时,我看一列车要频繁钻入、钻出车底N次,检查100多个螺栓和60多个圆销及开口销,一辆货车车辆就有N个检查项点。不仅要侧身、弯腰、下蹲、探身,还要目视、锤敲、手摸、耳听。而且必须准确地判断车辆故障部位,及时排除车辆故障及隐患,确保每一辆车的安全运行,是我的职责所在。

白天,货车让行旅客列车,所以我们货车检车员夜间最忙碌。平均一个夜班要检查13列货车,始发车、到达车作业标准不同,平均作业时间30分钟,加上接车进路和送车,一列车作业时间约40分钟,一晚上12个小时几乎都在铁路线上忙碌,休息时间屈指可数。可每当我看到南来北往的车辆欢快的飞跑时,心里美滋滋的……

室内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是我们每一个检车员的梦想。

2011年,由于湖东车辆段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我有幸走进了湖东车辆段修配车间配件班组,负责大秦线货车制动梁的检修工作,对于我来说,工作更加具体,流水线上检查制动梁各部配件时,我必须要像医生一样做到“望、探、问、切”,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和隐患。望,在手电筒的帮助下,就是用眼睛观察,不能漏过任何一个零部件;探,就是探伤检查人员工作时要用心,火眼金睛发现局部有裂纹;问,就是针对有疑问的故障检修人员必须立即会诊,确定故障性质;切,就是用手触摸或者锤子敲打每一个零部件,用耳朵倾听每一次敲打时发出的声音。十一年来,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倾心尽力,经过我手里检修的制动梁数以万计,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用心用情,见证大秦铁路三十多年初心,我也体验过绿皮车的温馨之美,领略过高铁的速度之美,从最慢到最快,让我切实感到了中国铁路的技术之先进,服务之优质。然而,有一条铁路,他的名字之大,其气势磅礴,令无数人见到他的名字后都深感震撼,发出“那才叫真正的长大铁龙”。的赞叹。他深藏不露更让他显得神秘,他就是大秦重载铁路,简称大秦线,是我国华北地区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 、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承担着晋北、内蒙西、陕北煤炭运输的主要任务,它担负着我国主要四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十大钢铁公司和上万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25%。30多年来,大秦铁累计完成铁路煤运60亿吨。可以说,为世界重载铁路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秦铁路于1983年进行勘察设计,1985年动工建设;于1992年全线竣工运营。截至2011年1月,大秦铁路西起韩家岭站、东至柳村南站,线路全长653千米;货运站点37个;列车重载运营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牵引质量2万吨。大秦铁路开行的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长达2700多米,可谓壮观。

作为国之动脉的大秦铁路人,在建成的三十多年的时间,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担当,以一往无前,永不松懈的状态和气势,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自觉、家国情怀,克服重重困难、务实创新,艰苦奉献,坚守窄窄的653公里铁路线,硬是把近70亿吨煤炭运出,创造出多项第一,让这条铁路成为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每当我看到大秦线安全飞跑的车辆,特别是经过我们湖东“内外科车辆大夫”精心检修,安全地把煤炭及时地运输到祖国各地时,心情无比激动,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这些“内外科车辆大夫”正在为大秦线的运输做着不可或缺的贡献。

特别是10月16日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报告,备受激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带头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有红旗必扛、有第一必争”的理念,在日常车辆配件检修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努力打造车辆检修“内科车辆大夫”。

疫情当前,我将顾全大局,扎实工作,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和大秦铁路运输畅通。(杨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