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淄博经验,建设友好型城市

2023.06.04 23:50 在榆林网

总书记最近提出:陕西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

而与此同时,“烤炉、小饼、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坐着高铁去淄博撸串,一顿烧烤带火一座城。淳朴的民风,再加上互联网的推动,一时间使得淄博成为了热潮。而此次淄博爆红的经验,根本就是建设友好型城市,突破城市管理,给市民以机会;突破城市理念,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突破城市文化,形成简约独特的文化氛围,“网红城市”的出现,与当地的努力运作分不开。

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潜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友好型城市,就要围绕“就业、双创、民生、环境、消费服务、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找准自己的定位,瞄准城市的痛点,厚积薄发,形成符合“雅俗共赏”的城市发展、契合居民、游客等社会需求的商业特色,给予城市一张新名片、新标杆。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挖掘国潮国风,凸显城市良好的舆论形象,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筑牢理想信念,广搭建功舞台;一方面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精彩故事,提升品质生活,夯实社会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沉浸式体验,展现城市的基因,强化游客归属感。

让城市刮起一股热潮风,不仅仅是追随时代和文化的潮流,更要凸显地方政府的规划理念和执政水平,以提升居民、游客的幸福感、获得感为首要目标。政策倡导,要突出“精准化”,切关注职业分布、地域流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提高城市辨识度和影响力。

规范建设,打造“标准化”,统一部署、统一标准,严格程序、严把节奏,分批推进、分类建设,紧盯青年“急难愁盼”问题,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动形成“城市+县域”双轮驱动的建设格局。

分类施策,注重“差异化”。密切关注县域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特点,以“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精神,只在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体现一视同仁,聚焦新时代下人民的现实需求,在推流手段上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奋力开拓创新,高质量推进友好型城市建设。(陕西佳县应急管理局 刘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