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在“聊家常”中强化为民情怀

2023.08.30 19:04 在榆林网

基层单位距离群众最近,最容易掌握群众心声与关切。学会与群众“聊家常”是每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愿不愿聊、能不能聊、聊的好不好既能检验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是判断为民服务宗旨树得牢不牢的重要“参数”。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培养“愿意聊”的心态、在实践历练中练就“善于聊”的能力、在“聊家常”中强化为民情怀。

培养“愿意聊”的心态。“聊家常”是基层干部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干部不愿和群众“聊家常”的现象。有些年轻干部刚到基层,放不下身段,坐不下板凳,摆不正心态,不愿和群众“聊”;还有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心里装不下群众冷暖,眼里看不到群众疾苦,脚下走不到群众身边,不喜和群众“聊”;还有一些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找不到群众工作“门道”,和群众聊不到一起,最终造成畏惧和群众“聊”。要从根本上破解基层干部“不愿聊”难题,首先要通过理论教育活动强化干部党性修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明确党员干部身上肩负的光荣使命,扛起为民服务责任。其次要坚持不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历练培养,让更多的年轻干部下基层、访群众、察民情、解民忧,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升沟通联系群众的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党员干部“愿意聊”的心态,推动广大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中间乐于同群众“聊家常”。

练就“善于聊”的本事。“聊家常”看似稀松平常,但能和群众“聊得好”、“聊得开”、“聊得嗨”绝非易事。有些基层干部来到群众家中操着普通话、说着书面语,文绉绉、干巴巴的语言难以融入群众;有些则是高谈阔论、“谈天说地”,说一些和群众无关的话难以引起群众共鸣;还有些干部下基层衣着光鲜靓丽,坐不得群众的“小板凳”、上不去群众的“土炕桌”,下不到群众的“田间地头”,无法和群众拉近距离,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和群众“聊家常”难。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会说“土话”,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聊天”,用群众喜欢的方式和群众沟通;其次要肚里有“墨水”,熟练掌握各类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方针、工作安排等重点内容,谈群众感兴趣的话题,说群众最关切的事,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最后要学会“入乡随俗”,要同群众吃在一起,住到一起,放低姿态,和群众打成一片,稳稳地坐在群众的“小板凳”,才能和群众把家常聊好。

“聊家常”既能作为党员干部沟通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检验党员干部政绩观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常思常学常悟常省,既要养成“愿意聊”的心态,还要练就“善于聊”的本事,要在家长里短中树牢为民情怀、践行服务宗旨。

作者:高雅(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