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用文艺讲好神木故事

2024.03.21 13:51 榆林日报

1992年,当时只有17岁的王小明,离开家乡神木市沙峁镇,先后辗转到神木、府谷、鄂尔多斯等地打工。从1992年至2000年,长达8年的打工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创作灵感。

从2003年至今,王小明在神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2015年,他被选为神木市作家协会主席。他以笔名北城,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文艺报》《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文艺作品,字数长达50万字,并产生一定影响;出版个人散文集《北城散文选》《丰饶之歌》,并先后参与编辑和出版了《名家看神木》《神木作家看神木》《神木散文选》《神木诗歌选》《神木小说选》《神木文库·民间故事卷》等多部书籍。

王小明:用文艺讲好神木故事

王小明在电脑上办公。宋艳霞摄

王小明用文艺的方式,向外界宣传介绍神木,使广大读者认识神木,了解神木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同时,他本人也入选榆林市“文化精品扶持项目”“首批青年优秀文艺人才扶持计划”,神木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优秀文艺工作者”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王小明通过文艺创作、文艺交流、文艺展演等方式,充分展现神木的文化意蕴、展示神木的经济实力、展现神木的发展潜力。通过参与编撰《名家看神木》《神木作家看神木》等书籍,展示神木新容颜,描绘神木创业史,体悟神木神秘感;他参与编辑的《神木》杂志,通过“发布”“精彩回放”“他山之石”“文化智库”“座谈”等新栏目,努力贴近神木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在《神木》杂志的编撰过程中,王小明以笔为犁,深“耕”神木,努力讲好神木故事。杂志先后编发了国内知名专家、文学大家,以及市委领导和本土作家的大量有关神木元素的文章,其中多篇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选刊》《作品》等杂志转载。

对于文艺创作,王小明始终认为,搞创作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把在生活中看到的每一个细节,结合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深入研读梭罗、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梅特林克等一些在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家和他们不朽的经典之作,学习文学大家的认知逻辑和价值观、世界观,与文学大家共情共心。

在编辑杂志和书籍方面,王小明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力争在自己主攻的文学方面,多出精品,从而更好地通过文学故事宣传神木。

在散文创作方面,王小明通过专攻自然文学写作,力争打开新的世界,以生气勃勃且激荡自由的写作风格,书写“讲好陕北故事,创作塞上史诗”的责任和担当。

从担任神木市作家协会主席至今,他团结广大文学工作者,把文学工作紧密地融汇在文联的工作之中,融汇在全市的文艺工作之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动新时代神木文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他强化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进作协会员增量提质,培育更多的国家级、省级作协会员。他带领神木作家,用情创作,一大批文学精品佳作迭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展现了神木作家创作的新常态。

作家梦野在《丰饶之歌》序中评价道:“我看到北城的文学持久战,《丰饶之歌》是他开拓出的新的领地。他身为神木人,以自然散文的标签,传达出自己的思考……他的高论大都是个性的、深入的、总括的、打开的新世界,给我们体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面貌、情态和论辩。”

王小明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诚实正直,赢得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厚爱,以文艺的方式继续讲好奋进的神木故事。

记者 宋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