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门世家”到“雅道相传”——折家将后裔多文人

2019.07.31 15:05 榆林日报 王树强

文/王树强

“重文轻武”是宋朝三百年统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在一个武将备受压制的时代,府州折家将的崛起,难能可贵。读《宋史》折家传记,如同在读一个家族的百年史诗,荡气回肠!

折家世居府州,一代又一代折家将,前仆后继,血洒疆场,忠勇千秋。自宋绍兴九年,上溯到唐初,则达500余年,当十数代以上了。后人称之“簪缨不替,其勋业彪炳史册,旧绝千古”。

然而这样的将门世家,随着北宋的灭亡与金朝的确立逐渐衰落,府州折氏后裔分为南北两支,分别成为金朝与南宋的臣民,逐渐弃武从文。以文官为主的金朝与南宋,折氏后裔在文化上多有较高造诣。

宋建炎三年(1129),金大将娄室、婆罗木连下延安、清涧、绥德,直逼麟、府。折可求在其子折彦文被金人俘虏的情况下,以麟、府、丰三州地及九堡寨投降了金军。1155年,金朝朝廷为了结好和安抚西夏、平息边境冲突,折彦文被调离佳县,到山东益都,为折氏东迁的一支。折彦质随宋室南渡,这是折氏南迁的一支。1137年,折彦若任吴堡寨主兼将军,这一支便留在了陕北大地,还有随着征战留在山西的一支。还有部分散落在周边,如府谷碛塄园区折家河,神木栏杆堡折家寨、沙峁折家峁村,米脂折家圪崂村,清涧折家坪等处。折氏后裔具有分布地域与涉足范围广泛、弃武从文倾向明显、信奉佛教等特点。

以文官为主的金朝与南宋折氏后裔在文化上多有较高造诣。折彦质的诗文作品传世有近30篇,折元礼的《望海潮》收入元好问的《中州乐府》;折叔宝书写的《兰亭序》碑帖跋文以及折元老篆额的《新乡县重修庙学碑》拓本也已被发现和收藏,这些作品均能反映他们高超的文学与书法水平。折元礼为冠氏县庙学绘十七子之画像,折元老重修新乡县学,折彦襄支持迁建许州孔庙与州学,折思问考铨学产、保护学田等。此外,通过折知常与朱熹、张栻等人的交游,折允升与胡宏关于衰服的书信往来,以及折思齐娶理学家祝櫰之长女等事迹,我们还可以推测南支府州折氏后裔亦有研习理学的倾向。明清时期,仍有不少的折氏后裔在各地出任文官和学官。

府州折氏在北宋时期其实已经显露出其武就亦可文成的特质,只是被武将世家的灼灼光华掩盖。折可畏是北宋神宗时府谷折氏家族第一位进士。

战功卓著的折可适,曾经担任皇城使、成州团练使、知岷州、知镇戎军等职务,最后卒于知渭州(今甘肃平凉)任上。其遗稿有诗若干,还有《折渭州文集》若干卷等存世。

折彦质(1081年—1160年),为折氏南迁的一支,折可适之子,是折氏第十代代表人物,字仲古,崇宁进士,为折氏第二位进士,曾筑“葆真草堂”于寿安锦屏山中,因此自号为葆真居士。折彦质参加抗金战争,曾任高级武职签书枢密院事,同时擅长诗文,所作有《葆真居士集》《时政记》,已佚。现存之文有《种师道行状》及《谪居昌化谢表》(残)等3篇,诗数首,《全宋诗》录其诗18首。折彦质贬谪海南时在儋州写有《超然亭》:“超然亭上鬓毛斑,浩荡秋风小立闲。岂为诗情堪过海,只缘脚力要寻山。峭峰断续天容缺,高垒萦纡地势悭。回首不堪东北望,桂林万里是秦关。”

折彦文是折可求之子,降金后为晋宁军(今佳县)守将,1155年,金廷迁折彦文移守青州(山东益都)。宣和五年(1123)其妻曹氏难产二十一岁而亡,曾撰写墓志铭为之铭曰:“方与齐眉,竟尔归全。与汝结缘,何短也天。孝恭是致,不假其年。岂独吾伤,人皆涕涟,呜呼哀哉。”夫妻之情溢于碑上。今碑存府州城文庙内。

折彦若,为折继闵28个嫡曾孙,1137年,折彦若任吴堡寨主兼将军,任职八年,后被金毒杀。折彦若在任期间重修吴堡寨,慨然撰写筑吴堡寨记:“郭地崇陴,以昔居民之要,深沟固垒,尤今卸障之先。蚓斯土之羁沦,致此城之隳弊,尹公察视,湲自下车以来,虑水寨之毁陋,恨无力以坚新,今率寨民,共劝修整,工兴土木,不日而成。其功速一何异哉。所谓临河插径,聿兴障戍之隆,凿石穿泉,遽复金汤之险,优庚前政,庶保永时遐。”

折知常是折彦质之子,字子明,为南派折氏领袖人物,擅长吟诗。当世之文学名流,如张栻、陈傅良、赵蕃等,皆与折知常有诗歌往来,其亦与南宋四大家之杨万里、范成大为唱和。折知常乾道九年(1173)时任将作监丞,1180年六月,时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权知黎州,与朱熹为友,曾请朱熹为其父撰碑文。折知常还热衷于收藏书法作品,岳飞之子岳霖曾蒙折知常赠送《薛道祖〈馬伏波事詩帖〉》真迹一卷,朱熹亦曾在见折知常家藏有旧石本《乐毅论》。南宋朝著名词作家赵蕃有呈折子明丈十首存世。今录二: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时风雨困频频。

欲知夏木扶疏处,好挂陶翁洒酒巾。

朝廷经略在中原,西北人才要讨论。

节传曾闻付吾属,潇湘可俾卧林园。

折知刚,南宋淳熙中为泉州通判,淳熙戊申(1188)夏四月,与林枬、赵公迥、胡长卿、韩俊、赵善耕等祈风于通远王庙,“祀事既毕,登山泛溪,因为一日之游”,刻石为文。该石刻现存于泉州九日山东峰南麓石刻群东中央悬崖。明嘉靖三年(1524)泉州知府高越立题名碑于府衙厅室,时人史于光撰记文曰:“真西山(即真德秀)守泉,李果斋得以道学而为之佐,折知刚为倅,而郑守丙以贪刻肆于其上。”

折允升,淳熙中为武冈军佥判,旧居悴厅,删定官郑汝谐名其室曰“育斋”。淳祐九年(1249),理宗朝湘阴令胡嚞竖碑扁其名于所处之室,作《育斋铭》,以探索“育”之涵义。允升与理学家五峰先生胡宏有书信往来,论及母丧服齐衰,不敢以见父等伦理问题,为折氏后裔探研理学的史料。

折氏后裔还有折定远、折元礼父子以文著称。折元礼为金代诗人,少时与济阳王善长、安阳苗景藩、馆陶段彦昌、冠氏孙希贤、田子发等人,俱从深谙易学的南峰先生吕豫求学。金明昌六年(1195),折元礼两科擢第,成为了折氏家族第三位进士。泰和时,元礼曾任冠氏县主簿,为县庙学绘十七子之画像。元好问《中州乐府》收录折元礼《望海潮·从军舟中作》一首:“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州。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全词节奏激越,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折元老,为折元礼兄弟辈。其事迹唯见于《新乡县重修庙学碑》,该碑立石于大定八年(1168)四月,其时折元老为新乡县主簿。碑记文末曰:“谅历观古之循吏,惟蜀郡守文翁无他事业,独能立学校以变风俗居于最,岂非莅民者以教化为先,而教化之大者无过于学乎!由是观之,则二公之举,此岂直为崇儒而已哉!”可谓是对折元老等人在任上崇文尚儒、重视教育的由衷赞美。另外,元朝还有折叔宝、折叔玉。折叔宝至元辛未八年(1271)曾为同州府学所藏王羲之书《兰亭序》碑帖拓本作跋文,文末署“府谷折叔宝”。

折遇兰,为折氏留于山西的一支,字佩湘,号霁山,山西太原市阳曲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考中进士,为折氏后裔第四位进士。清代大儒,曾任礼部尚书。折遇兰生平廉惠明敏,所至均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正宁县志》《折霁山文稿》《看云山房诗草》等。《看云山房诗草》是折遇兰的诗集,收有折遇兰各个时期诗作297首。在正宁、会宁、河州任职期间,折遇兰目睹了当时的战争场面,深有感触地写下了长诗《拟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玉关迢迢不得入,来时百马今存十。杀气晚作天山云,雪花乱落无冬春。”

折遇兰的为人与才识,还受到当朝名流纪晓岚的赏识,据清《折氏家谱》记载,折遇兰为纪晓岚的三大门徒之一。他一生先后在甘肃、湖南、广东等地当了八任知县,县县留下了他的伟大诗篇,处处流传着他的光辉业绩。清袁枚有赠遇兰诗一首《折霁山大令》:“于役山西得一人,随园赏识早空群。如何接壤并汾路,求友同时竟失君。”

折锦元,遇兰孙。嘉庆乙丑(1805)举人,道光丙戌(1826)大挑知县,试用于湖北三(阙),道光十二年(1832),任鹤峰州知州。今存《救荒赞》诗一首:“大赉山乡起昔贤,落泉荒野值克天。俨然有粒余三岁,不啻耕田计九年。村外有粒壮者散,沟中幸免老羸填。鼓腹群黎恩再造,永垂德泽配山川。”作于清道光九年(1829)。

折中选,字国桢、万青。清同治清涧宁川堡人(清涧折家坪古称“宁川堡”)。20岁入乡学,嗜读能文,名噪一时。同治初,回军进攻清涧,宁川堡兵事尤烈,避乱者云集于此。中选素孚众望,被推为寨长,在数次防御战中,身先士卒,战之能胜,义军不敢再度而来。后因投奔者甚众,为县令忌惮,借故拘禁,行将不测,父老求为昭雪,方获释。此时,宁川堡已被回军占领,乡民死亡百余。中选痛不欲生,绝意仕进,开馆执教,以授徒为业,数十年不入城市,名徒多出其门。晚年家计萧条,饔飧不继,仍手不释卷,怡然自得。

折必宏,神木栏杆堡镇中坬村人,《道光·神木县志》中载:邑武生,性恬淡,不履城市,终日闭户读书,罕於物接。凡名家字帖,无不临摹,远近知名者,以碑铭乞书,户外履满。邑人知府王赐均,携其墨迹入都,名公卿评为关北第一。今城治内外祠宇中,均留有石刻。折必宏之名源其诗一首:“贫勿忧愁富莫夸,谁是常贫久富家。阿房贵卿今不见,比富斗权两晋垮。草木逢秋黄叶落,每遇春来又发芽。黄觉寺里乞食僧,大明开国帝中华。”神木二郎山《圣母行宫楼窑碑记》,由邑廪生胡日省撰文,折必宏书丹,立于乾隆二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折必宏最早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