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农田水利建设为产业振兴蓄势赋能

2022.03.19 12:38 陕西农村报 何艳艳

3月14日,记者从榆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榆林市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手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一手抓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技术,2021年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5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7.92万亩,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78.77万亩,为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

春耕时节,走进神木市锦界镇河湾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块块错落有致的农田整齐划一,田间道路又宽又直,田边沟渠四通八达。

“过去我们的田地以户承包,大部分都是条条和块块。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块的田地整理成了几十亩、几百亩的大块,现在一户只需种植1块地,省时又省力,最关键的是经过整理的土地还变成了高产田。”河湾村村民高保锁笑容满面地说。

河湾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后,把村里5500多亩的条条田、块块地进行了土地整理、土壤改良,配套修建了排洪渠、灌溉井,把低产田改造成机器可以下地耕种的高产大块田。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布局,改变了原有土地细碎、分散、撂荒的局面,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022年,榆林市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规模化经营核心示范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同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创建,示范区亩均投资2500元以上,努力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试验示范项目,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新增产能认定工作,积极争取新增产能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榆阳区鱼河农场,3200亩土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配套实施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不仅高效节水,而且省时省力。

“现在这3200亩地全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而且水肥管理更精准,少量多次的施肥灌溉,由传统的浇地变为了浇作物。”鱼河农场场长陈飞告诉记者,项目区马铃薯亩产在5000公斤左右,较常规滴灌亩增产20‰,亩节本增效约950元,真正实现了高效节水、旱涝保收。

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儒杰表示,今年榆阳区将实施旱作节水农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广漫灌改滴灌10万亩、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3000亩,完成喷灌改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7386亩;实施新建扩面工程,新增“四位一体”集雨补灌6128亩、软体集雨窖补灌2355亩,力争到2025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达到84%以上。

2022年,榆林市将计划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47.52万亩,破解榆林市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榆林市制定了3种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通过流转土地,促进了代耕代种和土地托管服务,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增收的多赢局面。

陕西农村报记者 何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