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赋能榆林高质量发展

2022.03.23 09:23 榆林日报 郝彦丰

全市13个文化馆全部进入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名单,4家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第五届丝博会上签约12个、总投资约35.7亿元的文旅项目,红石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建设……一项项喜人的成果,见证了榆林的巨大变化。

2021年,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目标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四大”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加快推进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旅融合赋能榆林高质量发展作用突出。

公共文化补短板——为百姓幸福持续“加码”

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榆林“三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及二次结构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榆林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金名片”。

过去的一年,榆林不断促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排查工作,对治理清单即查即改,全力促进服务效能提升。加大“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全市已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403个、城市书房15个。

丰富公共文化供给,推动向社会化发展。组织各级文艺院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完成1825场演出任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任务,举办优秀剧目展演、群众合唱展演、全市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狠抓艺术精品创作培育,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音乐话剧《播火者》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获邀参加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全市有9个县(区)、乡镇(街道)入选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其中榆阳区、绥德县四十里铺镇还成功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全域旅游提品质——给大美榆林再添生机

位于神木市的碧麟湾景区、石峁遗址文化景区和绥德县的名州古城景区、榆阳区的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景区一直是榆林人节假日的热门“打卡地”。在2021年12月,这4家景区同时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使榆林成为本年度全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市。

结合本地文化资源特征和发展实际,榆林树立全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了《榆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榆林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全力打造品牌景区,着眼提质扩容、升华内涵,不断细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游、民俗游、生态游、红色游等业态蓬勃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启动市县两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其中榆阳、神木、绥德旅游集散中心已建成投用,佳县旅游集散中心主体工程已完成。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项目可研编制完成,榆阳、神木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游客中心15处、停车场630个、旅游厕所27座。

为推动旅游产业大提质、大发展,榆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围绕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进行项目策划、品牌打造、资源整合。由榆林牵头,与延安、渭南、韩城三市共同发起成立陕西黄河文化旅游联盟,绘制了陕西黄河旅游地图。参加各级各类博览会、交易会,全方位推介榆林文旅资源和产业项目,特别是在第五届丝博会上,榆林荣获最佳展台人气奖、最佳展台设计奖、最佳产品销售奖三大奖项。

文物保护筑屏障——让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榆林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全市文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榆林不断完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文物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实施了20多个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同时,联合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全年共破获文物案件9起,起诉系列案件354起,打掉文物犯罪团伙4个,追缴古脊椎动物化石1984余公斤。

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物永续利用。成立榆林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和推进榆林市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举办镇北台长城文旅融合区暨榆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专家工作营,邀请专家团队为规划建设谋划方向、提供智慧。开启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博物馆备案、馆藏文物鉴定定级等工作。推动石峁遗址、统万城遗址申遗,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工程。

创新宣传方式,促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注册了“榆林文博”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粉丝量突破370万。举办电影《爱我长城》巡映、榆林长城古堡摄影巡回展、长城保护论坛、长城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增强人们对长城的保护意识。组织各县市区博物馆在传统节日举办专题展览、开展社教活动,指导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精心办好红色主题展览,参加文旅部“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榆林非遗”抖音号视频直播受到文旅部和省文旅厅通报表扬。

记者 郝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