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大保当镇石拉峁: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2022.07.08 21:06 在榆林网 刘慧斌

作者:刘慧斌

大漠的边缘、茫茫的沙漠。在这里居住着60多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共200多口人,这就是神木市大保当镇东北湾村石拉峁小组。石拉峁的历史悠久,明末清初,这里居住着蒙古人,“石拉峁”也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它的意思是:“黄沙峁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拉峁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背靠沙漠、面对柳湾,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沙、背朝天、与天斗、与地斗,与黄沙斗。俗话说:“石拉峁柳湾湾,顿顿吃的煮蔓蔓。”这里至2000年以前,还没有一个吃商品粮的人,高中毕业生只有一名。

解放前,这里只居住着余、闫、陈、胡、李、张六姓老户人家,这里人少地多,在集体化时代,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和劳力,又从啊芦太、依肯特拉、瑶镇吸纳了李、杜、高3姓3户人家来充实石拉峁的力量。上世纪集体化时代,在陈永贵式的老队长张万发的带领下,石拉峁人暗暗下了决心,要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这里柳湾地和海边地较多,仅石拉峁就有四个海子:即闫家海子、野免海子、余家海子、麻尼特拉海子,旱涝均有收成。石拉峁人非常勤劳,他们起早贪黑在老队长张万发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粮食产量年年获得了丰收,可是,石拉峁人还有着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他们每家每户每年都要给国家上缴一头生猪,打下的粮食留少部分自己的口粮外,大部分的各种粮食上缴给国家。那时,石拉峁的贡献在大保当公社来说也是非常大的,经常受到了上级的表扬。由于石拉峁的贡献大,1979年,政府才特意给偏僻的石拉峁架上了高压线,通了照明电。电通了,这不仅照亮了整个石拉峁的外貌,还照亮了石拉峁人的美好生活。从此,石拉峁人才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石拉峁人的觉悟也挺高,自解放以来,他们为祖国培养了四位优秀军人,分别是:李银才、余凤山、胡生荣、李忠。

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后,石拉峁人的干劲更高了、信心更足了,他们利用地广人稀,又背靠柳湾的有利自然牧场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仅几年时间,石拉峁组仅户养白绒山羊在100只以上的就发展到10多户,养殖业实现了石拉峁人的发家致富梦。同时,石拉峁人也开始重视了孩子的文化教育了,自2000年后,石拉峁人就培养出了1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同时,也有了吃商品粮的人了。

特别是近几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石拉峁的发展更快、变化更大,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板房,甚至有个别富裕户已经住上了二层小洋楼。交通出行更方便了,水泥路也通到家门口了,家家户户也有小车了。种养殖大户胡生荣还建起了规模较大的葡萄园,在石拉峁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大天棚,这真是:茫茫沙漠泛青光,串串果实飘果香。

石拉峁是一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石拉峁的人非常勤劳、善良、憨厚,而又热情、好客、大方。欢迎有识之士多来石拉峁做客,并转一转、看一看,在石拉峁投资发展吧,也希望各级政府给石拉峁多投资,争取把石拉峁打造得更好、更美、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