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权:毛泽东对联艺术特色

2022.12.31 18:41

雅俗共赏

毛泽东本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尽量使用通俗语言,避免艰深难解的词语,使之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当然,他在力求通俗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文言、典故,也编撰一些斯文高雅的对联。

先谈毛泽东的通俗对联。例如:1917年,湖南第一师范有七名学生因学校忽视体育而相继因病死去。在学友会为死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满怀沉痛、忧愤的心情写了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此联既讽刺校方,又警示学生,也勉励自己,说明毛泽东在修身、勤学的同时,亦重视体育锻炼。上联发问,下联回答,运用白话,通俗明了,一看就懂。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在中国工农革命军的军旗上大书一联:

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这副对联所写的军事语,却是尽人皆知的民间通俗语言,容易被群众领会。

1943年3月,葛健豪老人病逝,毛泽东为其挽联:

老妇人,新妇道;

儿英烈,女英雄。

葛太夫人是蔡和森烈士、蔡畅之母亲,向警予烈士之婆婆。毛泽东、蔡和森等在蔡宅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她都积极支持。挽联都是常用词语,小学生都能读得懂,可是组成的这副六言联,却是韵味十足,联趣盎然,足见其功力之深厚。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十二字突出了一位革命母亲,一个革命家庭,于平凡中见伟大,于通俗中见雅致。

再谈毛泽东的高雅对联。例如: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先生逝世。毛泽东挽联曰: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八字挽联概括了蔡元培光辉的一生,一字千金。由于其周围的人全是知识分子,联语自然用词雅致,文质彬彬。

毛泽东晚年,说叶剑英是立了大功的人,并当面赠他两句话,表达了对他的赞扬与信任:

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两句话其实是一副集句联,语出明代李贽《藏书》。上联“诸葛”指三国时的诸葛亮,魏将司马懿曾说“亮平生谨慎”。下联“吕端”是北宋太宗时的宰相,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所赠对象是担任过总参谋长、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运用典故,蕴意深邃,自然为其所宜。

毛泽东经常根据撰联的需要与对象的不同,既撰通俗联,也撰斯文联,显然,雅俗共赏是其对联的第二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