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4日举行的“2017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会议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表彰活动”上,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在致辞中表示,“要进一步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使其成为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成为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的‘高速路’,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成为狠抓工作任务落实的‘推进器’。”(9月14日人民网)
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网络已成为百姓生活“必需品”,拉近了彼此距离,方便了联系沟通,同时也成为表达看法、反映诉求的重要场所。如果不及时回应关切、处理问题,网络就可能成为情绪的宣泄场、舆情的发酵地,给社会治理留下“真空地带”。为此,开通网民留言功能,几乎成为政务网站“标配”,为政民沟通开辟了“快捷通道”。
不得不说,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栏目,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它为每个网民提供了留言的“入口”,想说什么,想写什么,都可直接将诉求反映到具体的省、市、区党政“一把手”。而且,栏目对网民留言量,以及地方官员的回复量进行了统计,便于网民监督,使网民的留言有人回复、有人过问、有人处理。
可以大胆预测,随着网络以各种方式深入百姓日常起居,网上接受群众留言,进行沟通交流将更为普遍,成为政民联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打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单通道”模式。除了亲自下基层,实地考察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为民排忧解难,还可以在网上践行群众路线,经常关注网民留言,回复相关问题,网络就会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网民留言,字数可能不多,但并非小事一桩,绝不可儿戏,或视而不见。要么是因为遇到困难,在当地无法得到解决,才抱着试一试心态,在网上留言寻求帮助;要么是对相关事情或现象,随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见解。虽然网民可能无心,但干部还得“有意”,绝不能敷衍应付、不当回事。
相关单位及领导,要在内心真正重视网民的留言,将之作为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入口”。面对网民的关切、诉求,要进一步把网上信息的收集整理、相关工作的具体办理以及全程跟踪问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使网民留言办理成为解决民生问题“高速路”。(文/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