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日前,安徽省纪委监察厅印发《关于中秋国庆期间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加强国庆、中秋期间作风建设和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作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月28日中纪委网站)
越是到关键时段,越是检验干部作风的时候,作风是否过硬,是否真正形成了自觉习惯,关键时候一看便知。国庆、中秋传统佳节,则是“四风”频发多发的重要时候,一年来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从今年的“两节”便能窥斑见豹。
眼看“两节”将至,各地按照惯例,也在紧张地安排部署,给党员干部提前打下“预防针”,增强对不良作风的“免疫力”。有的单位发出了《致党员干部的一封信》,有的发出了廉政短信,还有的直接开会强调,下禁令,如此三令五申,就是要将提前将干部心中的“四风”嫩芽及时拔掉,避免膨胀成谋私的欲望。
作为党员干部自己,应保持侓令高悬,心中牢记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十项禁令”,坚决做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婪必付出代价。既然是传统佳节,就应回归家庭,回归习俗,切不可以此为由,进行公款吃喝,或是公款旅游,甚至把手伸向分管的领域、服务的对象,果断拒绝第一个“红包”、第一次吃请,才是正确的过节之道。
当然,党委自身更应该落实好主体责任,尤其是单位“一把手”,要提前找招呼,跟职工讲清楚廉洁道理,算清楚“四风”行为成本账,真正落实“严管才是厚爱”的道理。多提醒、多警告、多督促,使广大职工绷紧廉洁之弦,在“两节”期间,不忘组织的教导,牢记责任担当,严守纪律红线。
纪检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执纪,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住“老问题”、易复发的作风问题,加强对旅游景区、饭店、高档场所的管控,及时把顶风违纪的干部找出来,使之付出必要的代价,让党纪的红线带电生威,不可随意触碰。
廉洁不廉洁,关键看过节。每年的节假日,都是对干部作风的考验,是群众直观感觉党风政风变化的重要时段。广大干部一定要心存敬畏,小心谨慎,不可令组织失望,更不要让群众灰心。(作者: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