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榆阳区聚焦精准扶贫,通过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因户施策科技帮扶、建立“农家大院”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方式打造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1、选优配强科技队伍——“点对点”服务
去年,榆阳区根据脱贫攻坚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进一步加强了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新聘科技特派员14名,市区两级特派员总数达到78名。在继续保留原22个特色鲜明的创业点基础上,按照“双向选择、供需对接”的选派原则,安排每名科技特派员服务1个重点村和1个贫困村,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精准扶贫,协助村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并开展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种植养殖技术咨询、培训等工作,将全区80个贫困村和100个重点村技术服务覆盖率分别提升至100%和84%。
一年来,全体特派员开展产业技术培训450余场,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等2.3万人次。去年,该区还被省科技厅授予“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先进县区”荣誉称号,是我市唯一受表彰县区。
2、整合利用科技资源——“一站式”服务
去年,榆阳区在借鉴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集聚农技、农机、畜牧、供销、商贸等各类农业科技与服务资源,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主导,以有“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以总店、分店两级科技服务网络为平台,以专家、科技特派员、技术员三支技术力量为服务团队,率先在全省试点建设榆阳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科技“一站式”服务体系。
其中在补浪河乡、芹河镇、鱼河镇建立了3个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按照“六统一”(统一门头招牌、店内匾牌、宣传标语、店内货架、销售商品、技术服务)建设标准和“六统一”(统一采购、标识、配送、价格,着装、技术服务)管理模式,每店联系1至3个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乡镇兽医站、饲料兽药销售门店,并派驻2名科技特派员,实行集市日店内“坐诊”,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饲料兽药,以及全程机械化及产前、产中、产后免费技术指导、咨询等农业生产综合性服务,让广大农民只进一家店,即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建立农用物资流通市场监督检查机制,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店销售,将科技超市各店面打造成群众信得过的“放心店”,实现了构建综合性、普惠性、一站式服务体系目标。据统计,3个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实现年平均营业额500万元以上。
3、组建三级农技服务技术队伍——“专家”式服务
去年,榆阳区从省内外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特聘马铃薯、小杂粮、羊产业、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教授、博士7名,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本土农业、林业、畜牧业领域专家6名,共同组成区聘专家团。专家团主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引进实施,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开展线上线下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咨询,并为广大农民提供24小时电话免费技术指导。
同时,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全区农业部门中择优选聘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测土配方、航化作业、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等方面技术人员9名,组成超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委派到各分店开展乡镇集市日“坐诊”,开展基地创建、市场监管、品牌创建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此外,还由超市总店和分店负责人及店员分别担任店长及技术员,接受“坐诊”专家的培训,在做好店面物资营销的同时,负责建立和管理示范基地,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参加总店线上线下科技培训班,发放各类科普资料,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技术和信息服务。一年来,5名超市“坐诊”专家全年累计“坐诊”120多次,“出诊”110余次,解决了100多个群众“问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