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畜牧专家朱江涛:一生大爱在塞北

2019.05.11 21:50 榆林日报 安娜 张鹏义 刘银才

榆林市畜牧专家朱江涛:一生大爱在塞北

朱江涛,宝鸡扶风人,1955年毕业于西安畜牧学校,同年被分配到榆林地区畜牧兽医中心站,40多年来一直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畜牧科研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曾任榆林地区畜牧兽医站站长、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

1983年,参与主持的陕北细毛羊培育获得陕西省政府科研一等奖。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2年,被授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他,20岁就离开了衣食无忧的宝鸡扶风,豪情满怀地来到当时风沙滚滚、缺衣少食的榆林。他说,当时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来就让他永远告别了富庶的家乡,一辈子在榆林扎了根。如今,他已成为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但每每与人谈及这义无反顾的选择,他都无怨无悔、欣慰有加。因为,他骄人的畜牧业绩可谓改写了榆林畜牧业的历史,他就是畜牧专家朱江涛。

1955年,还没有过20岁生日的朱江涛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安畜牧学校毕业,血气方刚且时任学校团支部书记的他带头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朱江涛说:“记得当时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的校长讲,搞畜牧事业要有所作为,就要到大草原、大牧区去,西安虽好,但钟楼上不养羊、不养牛。这句话大半辈子都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随后,朱江涛被分配到当时的榆林地区畜牧兽医中心站。报到两天后,他就被安排去农村下乡,每天背着药箱走村串巷,给羊子看病,给农民传授牲畜饲养、过冬、防病等知识。长期蹲点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这让朱江涛了解到,当时的榆林畜牧业特别落后,主要以放牧为主,草场非常贫瘠,每年冬春都会造成大量的牲畜死亡,但发展畜牧业还是有得天独厚条件的。这让他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

1956年正月十五,朱江涛到靖边县海则滩村蹲点工作。虽然海则滩的畜牧比重很大,草场也很广,但牧场的退化、春季草料的严重缺乏,还是造成了大量牲畜死亡。他开始推广草场轮牧、划管的饲养方式,一年之后,海则滩村由原来的牲畜没草吃变为余草村,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朱江涛也被评为全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榆林地区首届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自己从事的畜牧事业更加信心百倍。

朱江涛说,1956年,他和几个同事在马合建起了第一个绵羊改良人工授精站。群众不接受,他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为几户人家的200头羊采取人工授精的办法进行改良,第二年产下的细毛羊个头也大了,产毛量也提高了,群众很快接受了绵羊改良。得到了鼓舞的朱江涛于是集中力量改良一个村巩固一个村,逐步向全地区推广,得到了实惠的农民则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一项自觉行动积极踊跃参加,使榆林的绵羊改良工作迅速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看到周围同乡纷纷调回老家,朱江涛未改初衷,经人介绍与榆林姑娘卫国霞喜结连理,并更加坚定了他扎根榆林的决心。

卫国霞告诉记者,朱江涛一辈子都扑在工作上,经常下乡,一下乡就是几个月不回家,她生了4个孩子他都不在身边。有一次她出了车祸住院,朱江涛从农村赶回来看了她一天,就又回去工作了。

工作中,朱江涛始终坚持深入农村一线,专注于畜牧研究和改良。20多年来,他走遍了榆林12个县市区的大部分村庄。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用实际科研成果否定了国内外专家关于干旱风沙地区不能发展细毛羊的定论,培养出了一个适应榆林当地自然条件、遗传性能稳定和符合国民经济要求的细毛羊新品种,通过了省科委、省农牧厅组织的国内外著名养羊专家的鉴定,命名为“陕北细毛羊”。到1985年,榆林全区陕北细毛羊及其杂种羊存栏达32万只,每年为农民增收数亿元。

朱江涛用扎实的工作和辉煌的成果证实了他对畜牧事业的挚爱和对党的忠诚。1989年,他被省委、省政府选拔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被评为“榆林地区劳动模范”,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成为榆林大农口“农业技术研究员”正高级技术职称第一人。

1995年,朱江涛光荣退休了。辛苦了大半辈子,本可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并没有闲下来。他不畏艰辛,不讲报酬,继续深入到各县市区乡村,培训农民,传授技术。又用了10年时间,他先后跑遍了9个县区21个乡镇53个行政村,培训业务干部和农民50多次,受益人数达4000余人,先后又被评为全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全省“科技教育精英”,2009年还被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如今,84岁高龄的朱江涛老人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让我们祝愿他老人家尽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