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定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尤其是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既要推动改革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同时更要做好统筹谋划,加强动态跟踪,做好风险防控,确保农村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助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知责尽责,当好农村改革“护航员”。
要抓好改革政策宣传。近些年来,农村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中央陆续出台了许多涉农惠民政策,引导农村改革向前推进。作为党员干部,拥有熟悉政策、了解法律的优势,要主动走进基层,走到群众身边去,向群众宣传中央的改革政策,尤其要向广大农民讲清楚与他们利益紧密相关的惠民政策,增强他们的改革信心,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要做好改革探索指导。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之路,尽管中央已经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但具体该如何走,还处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摸索状态。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差,对改革更是一筹莫展,要求广大基层干部勇当改革指导员,在农村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利益链接等方面,提供手把手帮助,确保农村改革在法律的边界内有序进行,将风险降至最低。
要加强改革风险防控。改革者有甜头,守旧者吃苦头。但不可否认,农村改革的风险依然巨大,稍有不甚就可能出错,甚至误入歧途。尤其是农村土地流转,绝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广,更不能破坏土地原有结构,否则一旦产业发展失败,土地无法还原,就会留下一堆“烂摊子”。为此,在农村改革过程中,要随时进行跟踪,发现问题后果断止损,方能护航农村改革行稳致远。(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