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1.07.20 00:26 在榆林网 徐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中国中央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如何把《意见》贯彻落实到位,正如《意见》中强调的一样,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

(一)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一要建设一支“敢治、能治、善治”的基层干部人才队伍。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和优秀人才这三个层次的“人”的能力提升,特别是善于从返乡的农民工、退休干部、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培养村干部。注重基层好的经验的总结和交流,如“党员积分制管理”“道德积分银行”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二要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各类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农村换届工作中,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二)完善服务型基层自治组织。一要建设“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服务型政府,明确基层村委会自治组织的职责边界。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关注推进为民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高素质服务管理队伍,畅通群众申诉渠道,处理好基层自治和基层法治的关系。二要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为群众利益表达搭建民主交流会、村委主任信箱、代表意见箱微平台。关注以往民村管理中的风险点,如规范农村民主选举制度,保障村民的政治权利。三要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探索完善村监委作用的发挥。如对村集体经济收益的相关信息、有关宅基地政策等村民关心的问题采取制度性措施公开,保障村民知情权。

(三)打造多层次法律服务体系。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不同的主体,采取不同的方式、措施开展普法,提供多层次法律服务。发挥好覆盖全域的“一村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作用,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法律救济方式,畅通纠纷解决机制,树立法律在老百姓心中的权威。二要注重发挥乡村乡贤、乡规民约、“道德讲堂”和“农民讲习所”等的作用,通过道德积分等调动村民善行义举意识,在基层农村培育一种符合现代化治理的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为乡村依法治理和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文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非一日之功,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力争10年内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得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陕西佳县 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