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生之基,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教育的质量和不公平现象仍然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教育的质量和不公平不仅仅剥夺了寒门学子向上流动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城乡的均衡发展,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也是为了在公平和质量上下功夫,实现新突破,而高等教育占据举重若轻的地位。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饱受诟病。对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把读书看成唯一出路,导致学业压力过大,不少贫困地区的学生希冀通过考试改变命运,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综合能力低,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学校来说,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论更是衡量老师和学生能力的唯一尺度,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的愿望,而各类补习班则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唯一途径,给孩子们带来无形的压力,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教育整改迫在眉睫。
保障教育公平,为高等教育保驾护航。教育公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突出表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坚固基石。一方面,国家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学校要与时俱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缩小区域,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此外,政府要加强监管,对于学校和课外补习班中的乱象加以整顿,给学生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环境。
提高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添砖加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服务的意识,其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学生,教师,家长三者共同参与,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能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方面考察教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时代越是向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们要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提升人民综合素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高等教育成为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重器,源源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人才。(余俐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