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网讯:今年以来,绥德县公安局积极推进接处警工作改革,着力打造警务勤务新模式,优化警力配置,有效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不断深化“三见警”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城区刑事、治安类警情下降27.34%,可防性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6.37%,城区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9.33%,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
注重顶层设计 强化组织保障
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吴亮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接处警改革工作,同时,征求部门意见,凝聚思想共识。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新增巡逻力量22人,巡逻警力到达89人,巡逻车辆3辆。坚持“科学布警、合理用警、高效处警”的原则,制定完善《绥德县公安局城区接处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绥德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交巡合一、屯警街面、巡逻防控工作方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再造警务流程 提升治安防控效能
探索推动“110”接处警模式改革,将城区范围内接处警工作由巡特警接处警转为派出所接处警,有效提升处警效率,实现扁平化指挥。同时,组建了一支专门承担日常巡逻、上下学“护学岗”、重要节点设卡堵截、上下班交通疏导、应急处突等五项职责的巡特警力量,特别是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按照“三见警”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每天投入80余名警力,采取定点值守、车巡和步巡结合,持续加强对辖区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查巡防工作,全面提高见警率、管控率,震慑力。
构建联勤机制 提升核心战斗力
大力推行城区“交巡合一”警务模式,结合高峰疏堵保畅勤务工作,在城区设立18个点位,采取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党政机关、金融网点、商场超市、旅游景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布警,加强交通指挥疏导,规范各类车辆通行秩序,确保城区主干道交通畅通,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强化实战训练,采取集中强训、跟班轮训的方式,加强体能、技能训练,重点做好最小作战单元、尖刀小组培训,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通讯员: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