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友:千年兴衰话镇川

2023.03.02 16:50 在榆林网

作者:陈生友

千年古镇镇川,历史上赫赫有名,今天仍然是守望者,但已不复昔日的地位。

镇川周之前为戎、狄所据,战国属魏,秦归上郡,西魏废帝元年设抚宁县(历史上首次设县),是匈奴、蒙古等游牧民族和农耕汉族杂居区域,宋夏对峙时,长期为边境交易处。

北宋时期,宋夏边境连年战争,宋仁宗十八年,宋将黄德和在碎金谷驻兵两千,戍边屯垦。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西夏国相梁乙埋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在镇川石崖底村悬空寺山崖之石山峁建罗兀城,由于地处险要,一直是宋与西夏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冲。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将仲谔率领大军夺取绥、银、夏等州,收复罗兀城,改名嗣武寨。南宋初,金军大将娄室攻占陕北后,金人把嗣武寨改为嗣武县(历史上第二次设县),归绥德州管辖。

明朝中叶,蒙古骑兵经常进行偷袭,大肆掳掠烧杀,为了抗击蒙古骑兵入侵,开始建榆林城堡,修长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延绥巡抚张珩在无定河东川选择南距米脂30里、北至上盐湾30里,修筑了一座高2.4丈、周长1.3里的城堡,“筑城垣一里三,设官率军五十人以守之”。由于该城堡位于大川中部,起着镇守川道的作用,故名镇川堡。并在城内修筑了瞭望台,在城堡周围修筑了5处烽火台,其中瓦岗寨、薛家寨、朱家寨、陈家寨(今陈家坡村)烽火台今日尚存。

还记得那首歌谣吗?“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雄伟的万里长城,巍峨壮丽,像一条巨龙屹立在中华大地,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沿着万里长城,有许许多多的关隘,而在陕北明长城段就有著名的36堡,组成了抵御外侵和联通南北的重要边塞,镇川堡便是其中之一。

明代后期,榆林境内没有大的战乱,城外自然形成了小的交易市场。居住在该堡周边村庄的居民和一些商人在平川内外修建窑洞或房屋,有的入迁而居,有的开了店铺、作坊,至清代中叶城外逐步形成街道。由于商业发展较快,街道两侧的商店、货栈、饭铺、客店、骡马店、骆驼店、炭店大量增加,栉比林立。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拆除了城堡南门,修建了万善桥,扩建了北门。

清雍正九年,万善桥成为了城中心,城内生意更加红火。西至定边、宁夏、凉州(武威)、庆阳,东至汾阳、太原、北京、天津,都有商贾往来,那时一年四季,驮骡络绎不绝,驼铃响彻清夜,镇川成为“四会五达”之庄,货物集散地。清嘉庆道光年间,城堡内外生意越做越兴隆,开设了门店、酒庄、字号。最具代表性的是实业家葛大纶,在街道上置下六大院铺面,占据了城中心位置,被称为“葛家半道街”。还有刘家、朱家、路家、君家等,都是当时的富商大户。

民国初年,街道两侧兴办了“富庆祥”“集义长”“景荣泰”“复义昌”“复盛公”“隆盛西”“万成享”“协太源”“锦荣泰”等商号近百家。到民国26年,城堡街道向南扩展,南门建在张庄村。至此,镇川堡形成了完整的古城框架,北起旧车站附近,南至张庄村,东至上背墙(东街村),西至下背墙(西街村),设有东、南、西、北四道门。城内建有关帝庙、佛殿庙、韩家楼、祖师楼、万善桥、瘟神庙、葛氏牌楼、申楼、高家楼、文昌楼等。城墙四周筑土为堡,城墙四角设有武墩,城堡地势一马平川、二依群山、三方濒河、四面来财,实属“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随着城堡的扩建和资本的积累,一部分商人变成了大商贾,参与了外运内销,把东路的皮毛、大烟、白银、黄金和珠宝生意及京津广沪的百货、绸缎、布匹、颜料、化妆品、鞋袜、白糖、香烟和洋货也运回本地,一部分摆放在商铺货架上零销,一部分通过货郎运往西路和内蒙古、宁夏等毗邻地区,又换回皮毛、药材等售于东路商家发往天津等地,形成了庞大的商业链。

据《延绥揽胜》载:“榆林县南镇川堡,素为陕北商业中心,亦生产百货集合的场所,经济流通活动,冠塞各县。民国以来冀鲁收买皮张毛绒的客商,群来此地,坐庄采购,故皮毛营业,亦以此镇为最。”镇川成为陕北重要商品集散地,人称“旱码头”。

镇川亦是一块红色的热土,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刘志丹、崔明道、申国藩等众多革命家在镇川有革命活动,在红色革命时期,镇川的仁人志士在党的领导下,为共和国的建立奉献了青春乃至热血与生命。其中,朱侠夫、朱子休、朱敏、申国藩、王聚贤等近百名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镇川处在大后方。广大党员团员和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和抗日前线,为抗日救亡运动默默工作。国民党驻镇川部队借口抗日防共,把军队的粮草由地方摊派供给,许多商号因负担过重而倒闭,有的商号生意垮台,商贸走向衰落。后出于战争的需要,古城堡逐渐被拆除。

解放战争时期,镇川是陕甘宁边区的边贸重镇。1946年10月,镇川获得解放,同年11月,榆横政务委员会在此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镇川县暂设县政务委员会,1947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为了更好地坚持陕甘宁边区北线的游击战争,照顾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的活动,开展对驻榆国民党部队的统战工作,撤销了中共榆横特委和榆横政务委员会,建立了中共榆林工作委员会。镇川县政务委员会随之改称为镇川县人民政府(历史上第三次设县),归属榆林专署领导。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米脂杨家沟会议上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肯定了土改运动的巨大成绩,也严厉批评了土改中的“左倾”错误。杨家沟会议以后,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来到镇川,传达会议精神,指导土地改革。镇川县依据党中央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西北局、边区政府的各项具体政策、规定、指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慎重周密地决定纠偏任务、工作步骤与方法,分期分批地展开纠“左”复查工作。榆林特区在镇川进行土改试点取得经验,成为全国土改的先进典型。

1949年4月1日,奉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令,镇川县更名为榆林县,受中共榆林地委领导。1949年4月17日至22日,榆林县委在镇川瓦岗寨召开了中共榆林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20世纪50年代前后,镇川国营合作商业逐步发展,出现了“公进私退”的趋势。1950年7月,镇川设立了基层供销社,1951年设立贸易货栈,1954年设立百货分销处,后改为镇川批发站。国合商业进货渠道畅通,而私营商业进货有限,加上各项政策控制,私营商业逐步走向萎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又一次唤醒了镇川人,镇川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凭借传统的商业历史和勤劳、智慧、诚信、包容的商业道德,在商海中拼搏,商贸经济迅猛发展,全镇形成了“两区、三基地、四产业、九大专业市场”的经济格局,九大专业市场的数十万种商品销往西北各地,日上市人数达1万多人次,商品交易辐射到北京、天津、上海、内蒙古、山西、山东、宁夏、河北、广州、江浙等地,有的产品出口到蒙古、俄罗斯等国,镇川成了“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被称为“陕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有“陕北小香港”之美誉。

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镇川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4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363元,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乡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线下贸易繁荣的镇川遇到巨大冲击。渐渐地,市场萧条、企业关停,不复往日荣光。但在镇川人的心里,镇川仍然保留着过去的地位,老百姓期盼“叫响千年古镇,恢复镇川古城”。

千年古镇留给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以挖掘历史文化要素入手,重建镇川堡城墙、城门、城楼,改造一街二十八巷;融入军事文化、商旅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打造以主题特色古镇为核心的系列产品;修缮部分清末民初建筑,如艾家大院、刘家大院、张家大院等;修缮以窑洞风格为主的建筑,模拟宋夏时期的商贸场景,打造宋夏客栈、酒肆、布庄、茶坊、染坊等场景,进而达到“观”榆关锁钥之堡,“游”四会五达之庄,“研”榆林红色圣地,“购”旅游文化产品,“品”传统美食,延续“商贸”内涵,创新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的新业态。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2020年,镇川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单,同年被评为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依托国家AAAA级景区榆阳黑龙潭景区以及陕西省传统村落陈家坡村,抓住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机遇,借鉴榆林老街改造提升经验,提出“以文塑旅,以旅促商,以商兴镇”总体思路,通过梳理改造历史及现有城镇格局状况,对城墙、城门、城楼及二十八巷、特色建筑、城镇界线等城镇格局要素进行修缮和保护,重塑镇川形象,再展镇川雄风,让镇川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