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网讯:全警动员,尽锐出战。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人间“烟火气”再上“安全阀”。800余名民辅警奋战在一线,释放的不仅是靖边公安守护平安的力度和速度,还有民辅警的温度和激情。
早上9点钟,室内温度29度。“喂,你好,这里是靖边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请问您有什么事?”伴随着清晨的阳光,综合指挥室的民辅警开始了他们的忙碌。接到群众求助电话,了解报警原因,熟练地使用对讲机调派值班警力迅速处警。110综合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只要群众有需求、有困难,民辅警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街上闪烁的红蓝灯,是为人民服务的颜色。
1分钟,快速反应;3分钟,巡特警到达现场;5分钟,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半个小时,现场处置完毕,人员秩序、交通秩序恢复正常。
入夏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社会面管控力度,靖边县公安局采取多警种联勤巡逻模式,派出所、巡特警、交警等警种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强化显性用警、动中备勤、屯警街面,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巡防,并向背街小巷延伸,不断提升见警率、管事率,有效防范了各类案事件发生,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
上午10点10分,室外温度已有30度。在红墩界派出所辖区村民郭某家中,郭某和郭某某两家握手言和,一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郭某和郭某某本是邻居,因琐事积怨已久。7月17日,两家又因为生活琐事闹到了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决定彻底解开这个“死疙瘩”。
摆事实、讲道理、说政策、谈感情……红墩界派出所联合村支两委多次给两家做工作,前后跑了四、五趟,最终使这对“冤家”握手言和。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开展以来,靖边公安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工作,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上午11时40分,室外气温已经高达32度。正值下班高峰,交警大队民警王光荣站在县政府十字路口前,吹着口哨,打着手势,指引着过往的车辆行人快速通过。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王光荣头顶烈日、战高温、斗酷暑,用坚韧意志和敬业精神守护群众出行平安顺畅。
进入夏季,交警大队根据路段车流实际情况,针对性加大巡逻执勤频次和交通指挥疏导力度。王光荣和队员们长时间在烈日下执勤,身上的警服一天下来至少要湿透四五次。
中午13时20分,室外温度34度。刚扒拉了几口饭,报警电话又响起。杨桥畔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居民李某求助电话,称其妻子走失,长时间未归。了解情况后,民警兵分两路展开找寻。经过10多小时的走访调查,摸排寻找,终于找回了李某妻子佘某。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靖边公安始终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截至目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36件。
下午16时,室外温度达到峰值36度。“灭火器要定期检查是否完好可用!”“消防通道不能堆放杂物。”细致地巡逻、仔细地检查、耐心地劝导……他们的行动强化了辖区社会面治安防范管控,为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定安宁的社会治安环境。走在张家畔镇的大街小巷,街头闪烁的警灯,巡逻的藏蓝身影,是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保护色”。
下午18时,日渐西斜,城市运动公园广场的空气依旧燥热。身为巡逻辅警的孙瑞,每天要在烈日下走上一万五至两万多步。汗水打湿了衣衫,但他的眼神炯炯,身后队伍的步伐依旧整齐。“累、热,巡逻结束后衣服能拧出水来,但是只要群众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对询问,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郊派出所把夜市、酒店、KTV、广场等夜间人员密集场所作为整治重点。为更好地处置紧急情况、推进行动,结合辖区特点制作了“治安防范清单纸”,发放给辖区里的饭店、KTV等场所,并在街道、社区、村(组)进行宣传,组织群众参与到行动中来。
晚上20时,夏夜的街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流窜动使得气温再次上升。“一定要做好巡逻防范,保证群众的安全,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为了圆满完成安保任务,在靖边东新区“清爽榆林”文化旅游季活动靖边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派出所民辅警的藏青蓝、交警的荧光绿、巡特警的深蓝交映在会场各个角落、街道路口,给靖边县城的“烟火气”拧上了“安全阀”。
“各小组,请注意,行动!”
23时,弥漫在空气中的温度异常紧张。在治安大队和禁毒大队的联合行动下,随着一声指令, 3个抓捕小组开始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打掉一流动赌博窝点,现场抓获涉赌违法犯罪嫌疑人24人,查扣赌资6万余元。
永不服“暑”,“汗”卫平安,靖边公安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把初心写在实际行动上,紧盯各类违法犯罪,重拳出击,截至目前,共
零点已过,夜色正浓,而靖边县公安局的民(辅)警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郭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