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法破解村干部队伍建设难题

2023.08.07 05:00 在榆林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干部敢不敢担当,直接影响基层堡垒过不过硬、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畅不畅通、乡村振兴步伐快不快。为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须用好“加减乘除”法破解村干部队伍建设难题,锻造一支善为、能为、乐为、敢为的村干部队伍。

加强教育培训,在能力培养上多做“加”法,增长村干部“善为”本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村干部处在落实政策的最前沿,自身必须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加强村干部培育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找准村干部“本领缺口”和“能力短板”,推行“菜单式”模式,采取“集中学+专题讲+实地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政策法规培训和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等各方面专题培训,切实更新村干部观念,拓展视野、增强技能、提高素质。通过“互学互查互看互比”相关活动,夯实村干部一线工作能力,持续打造过硬头雁队伍。

全面整改提升,在工作事务上善做“减”法,涵养村干部“能为”生态。村级组织工作机制多、加挂牌子多问题始终存在,甚至出现有机制无服务、牌子满墙工作撂荒,严重加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负担。村级乡村振兴群、人居环境整治群、基层社会治理群……数不胜数的微信群,回复“收到”得花费半天时间。组织要通过简机制、减牌子、少工作群帮助村干部甩掉冗杂繁重的“事务负担”,村干部才能引好“上面千条线”,当好“下面一根针”。同时,更要加强村级现代化建设,借助数字化手段为村级发展减负,依托数字技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广“一站式”“一张网”便民服务,真正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

健全保障机制,在成事路径上巧做“乘”法,营造村干部“乐为”环境。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所谓“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加大农村扶持力度,推动各类资源优先倾斜、精准匹配,为村干部建机制、搭平台、供舞台;持续完善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采取“基本报酬+绩效奖励+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方式保障经济待遇;持续优化村干部晋升机制,加大优秀村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比例,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避免干部出现“少干少错、多干多错、不敢不错”的消极情绪,解除真正干事的村干部“后顾之忧”。

精准基层考核,在形式主义上勇做“除”法,激发村干部“敢为”底气。真正把“以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为导向的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上日程,多方面的了解村级组织工作的实效,通过考核“瘦身”让村干部从“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中抽离出来,从“多头考核、层层考核、过度留痕”中腾出时间,让村干部免于应付考核而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真正给村干部“减负松绑”,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工作实绩,切实投身到干实事、实干事的事业中来。

作者:郝姣(榆阳区镇川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