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托起幸福“夕阳红” 点亮养老“新生活”

2024.01.04 20:59 在榆林网 闫景 赵小军

2、智慧养老,保障健康安全

“上年纪了记性不好,行动也不便,每次出门家里人都很担心。自从有了这个手环,身体不舒服也能感知到,孩子们也能及时了解。”近日,家住郭家沟镇于家沟村的宋敬泽指着手腕上佩戴的智能手环说。

于家沟村常住人口225人,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一半以上,留守老人的生活成了在外子女最大的牵挂。近年来,于家沟村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佩戴智能手环,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全方位监测老人心率、血压等各项身体指标,对每一个老人实时定位跟踪。遇到跌倒、碰撞等紧急情况,系统会自动通过一键报警呼叫村支书、村医,第一时间保障老人健康安全。

吴堡县:托起幸福“夕阳红” 点亮养老“新生活”

庆祝端午

近年来,吴堡县围绕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出了“智慧养老手环”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让科技为养老服务赋能。同时,积极构建“系统+终端+老年人+服务”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佩戴智能手环,配备一键呼叫功能,确保发生意外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同时安装了安全围栏,保障了老年人日常出行安全,提供安全的养老环境。

吴堡县:托起幸福“夕阳红” 点亮养老“新生活”

志愿者送爱心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如今,“智慧养老”连接着村委会和村民,更连接着社会对农村孤寡、留守老人的关爱。“我们将聚焦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求突破,不断升级智慧养老服务,全面推进‘党建+’新模式,真正做到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吴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海涛表示。

此外,为了增强老人家门口的“安全感”,吴堡县通过“卫生院+村卫生室+幸福院”的医养服务模式,建立村医参与健康养老服务激励机制,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养服务,对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保证幸福院“能医能养”。充分利用养老服务阵地,加大“文化养老”公共服务力度,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老年人开展捏燕燕、包粽子、送月饼、闹秧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养老服务水平,增强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