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字当头

2024.02.28 18:36 在榆林网 郝子瑜

全面脱贫圆满收官,巩固衔接夜以继日,乡村振兴蓄势待发。如今,工业“巨兽”披荆斩棘,商业“巍轮”踏浪前行,农业“命脉”却踌躇不前,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民是生力军,要开好农民的“药方子”,护好农民“命根子”,坚持以粘着泥巴搞调研,摸着石头渡险流,怀着服务为人民的事业理念,在乡村振兴的起跑线吹响“农”字当头冲锋号。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的“方向盘”已经转到了基层乡镇,硬化的沥青大道盘旋在山腰,农民的道路安全有了保障。但是,由于乡村地势复杂,道路无法延伸至田间地头,大型机械望而远之,限制了农业发展,加速推进基层道路交通建设迫在眉睫,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一区一策,一地一案,切实解决农业“拦路虎”。

人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通过培养和引进人才,能够吸引和留住有志青年投身农业领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这些人才具备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打造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锚定目标,久久为功。农业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情况、天气、土壤等因素,下沉基层,实地走访,确定发展路线,勇于尝试,在小步走和大跃进之间反复权衡,既要能走的“稳”,也要能走的“远”,既要注重农民利益,也要贯彻持续发展,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

“农”字当头,不仅仅是发展农业,要因地施策,真正把农民嵌入产业发展中去,把乡村振兴与农村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觉悟,为乡村振兴事业努力奋斗!

作者:郝子瑜(榆林市清涧县店则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