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护区内记录到的物种有688种,其中鸟类195种,包括遗鸥、黑鹳、猎隼、鸿雁、天鹅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
近日,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湖心岛上迎来千余只遗鸥回归,它们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时而空中翱翔,时而追逐嬉戏,鸟鸣声此起彼伏。除了遗鸥,黑鹳、凤头潜鸭、鹊鸭等30多种候鸟也相继归来,放眼望去,蓝天、绿水、湖岛、鸟群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遗鸥休憩。
作为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每年4至8月,红碱淖都会吸引大批遗鸥来此繁衍栖息。“今年3月底,第一批从渤海湾及其周边沿海地区越冬地迁回的遗鸥到达红碱淖,陆陆续续数量逐渐增多。”据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肖红介绍,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目前红碱淖湖泊湿地等水域食物偏少,前来红碱淖繁殖的遗鸥在短暂停留后,会飞到周边大大小小的湖泊、海子以及黄河湿地觅食。直到4月末、5月初时,遗鸥逐渐进入繁殖期,绝大部分遗鸥会飞回红碱淖湖心岛筑巢产卵。在七八月份,随着幼鸟的长成,遗鸥会相继离开红碱淖,再迁回越冬地。
遗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近年来,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实施生态补水、栖息地优化、河道整治、水质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水质持续变好,遗鸥种群数量逐步增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这里已成为遗鸥以及野生禽类、珍稀濒危鸟类等最重要的繁殖与栖息地。
4月12日,红碱淖湖心岛上遗鸥飞舞。马腾摄
为加快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修复,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湖滨退化草原、湖岸湿地及浅水区等,通过开展地形整理、增加灌溉设施、栽种盐碱草种和湖区适生挺水植物等举措,全力改善保护区内土壤盐碱化、草原湿地退化,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和觅食环境,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目前,保护区内记录到的物种有688种,其中鸟类195种,包括遗鸥、黑鹳、猎隼、鸿雁、天鹅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鸟类。
在加强资源保护方面,投资4.5亿元实施生态移民,完成核心区、缓冲区生态移民487户,征收耕地8000多亩,对保护区内8户规模养殖场实施搬迁,对保护区周边3处污水处理站进行提标改造。严格分区管控,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禁止新建任何生产生活设施,严格实验区内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积极发挥南北检查站作用,加强核心区日常管控,并实行生态监管员制度,与村级河湖长、林长制相结合,实现社区共管、关口前移。
同时,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神木境内各入湖河道治理工程,增加入湖水量,并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积极协商,通过生态补水,改善红碱淖湖域生态环境,从2016年起累计补水800万立方米。连续多年实施湖心岛人工修复,通过人工筑岛、回填沙土、改善表面生境等,实现遗鸥栖息地环境优化,湖心岛面积达6.7万平方米。2023年,遗鸥繁殖数量达4980巢2.3万只,是2021年的2.5倍。重点实施鱼类生态链修复项目,通过百万尾雅罗鱼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加快红碱淖鱼类生态链恢复。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鸟类识别系统,积极开展鸟类智能化识别监测。同时,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巡查保护力度,防止人为干扰和破坏,为鸟类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生存环境。”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贺和平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在加强水资源保护、湿地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下功夫,争取向红碱淖补水460万立方米,实现湖区水量稳定增加。实施好湖滨湿地和水生态修复项目,积极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的申报以及耐盐碱鱼类的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工作,进一步巩固改善红碱淖湿地水域生态环境。
记者 闫景 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