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如花的端午古诗词

2024.06.08 17:09 榆林日报

作者:徐成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以端午为题,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端午诗篇。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原千古亡灵的哀歌。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这首七言绝句,有别于寻常写端午的诗作,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另一位唐代诗人王鲁复在《吊灵均》中这样写道:“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这首诗写屈原虽自沉汨罗江而死,但其道永存,抒发了作者对屈原的深深敬佩之情和无限感慨之意。短短二十字,将屈原忠君爱国的道义作了充分褒扬,把它看成与宇宙同在。屈原自投汨罗江,是对楚国国王昏庸、奸佞当道,黑暗现实的无声抗诉。

北宋伟大诗人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整首诗运用了白描、夸张、推理、反衬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气贯之,将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活动,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鼓乐齐鸣,千帆竞渡,场面壮观,扣人心弦,读来让人身临其境。“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是明代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的诗句。这是一首写禁止竞渡的诗,主要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面对赛龙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达了汤老对端午节赛龙舟时的想法,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插艾草和喝雄黄酒。唐代诗人姚合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有“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挂艾蒿、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大文豪欧阳修在《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中写道:“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这首词欧阳修描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丝缠绕的粽子,由金盘盛着,叫婢女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再睡一个香梦,却想不到被黄鹂惊醒。而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却这样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诗人早早准备了一把艾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希望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健康和福气。一直到夕阳西斜,诗人才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家人早已经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准备好了,疲惫之中,又带着几分的满足,充满着幸福味道。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

五月的端午,这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依然保持着她的独特魅力和内涵。在浓浓诗香中过端午,我们心中又会多了一层对节俗所承载的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情趣盎然,芳香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