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民生答卷”,写满榆林幸福

2024.07.28 14:04 榆林日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百姓冷暖,枝叶关情。

七月的榆林大地,目光所及,盎然生机。城市配套持续完善,养老需求多元保障,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就业渠道持续拓宽,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了一幅幅“幸福图景”。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托幼等领域持续发力,有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落实救助政策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自从来到新校园,成绩越来越好,课余生活很充实。我变得更自信了,还交了几个新朋友!”榆林明德小学学生小丽(化名)笑着向记者分享自己的变化。

小丽之前在清涧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上学。一个老师,两个同学,三门课程就组成了她全部的校园生活。加上母亲常年生病,导致家中无人照顾年幼的她。去年,市民政局和市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为她制定了专属的“帮扶方案”。除了提供心理咨询和物质帮助,经过与多部门积极对接,将小丽转学至明德小学,确保她有学上,上好学。

近年来,我市通过完善救助制度、加强救助帮扶,推动民生救助有力度更有温度,保证各类特殊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今年上半年,我市下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1769万元,保障了全市694名孤儿、172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下达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资金526万元。通过购买服务开展“向日葵成长计划”品牌项目,结对帮扶困境儿童130人,开展留守儿童个案服务72人次。

此外,为111830户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惠及城乡低保97972户,分散供养特困对象10483户,防返贫监测预警对象(除低保和特困)3015户。今年春节期间,为城乡低保、特困和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资金,惠及群众19.8万人,支出资金3900多万元。目前,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7万人,支出低保资金5.32亿元;保障城乡特困人员1.36万人,支出救助供养资金6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