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榆阳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有效应对当前旱情,该区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536.66万元,打抗旱井72眼,调运抽水设备173台套,配备电机114台,铺设滴灌设施1.5万亩,建设和加固清淤拦河坝24座,开挖和维修水渠1.59公里,调运水源386车次,累计完成农田补灌5.1万亩、改种补种2157亩。
面对6月份以来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榆阳区充分认识旱情严峻形势,上下协同,部门联动,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周密开展抗旱保粮工作,切实降低旱情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7月21日至22日,记者随驻榆阳区抗旱工作组走进青云镇、古塔镇等地调研走访时看到,工作组实地查看了农田灌溉、农业用电以及农作物生长等情况,并就当前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时对接,提出整改方案,确保抗旱保粮各项工作科学高效推进。
据了解,榆阳区耕地总面积达14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9.48万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109万亩,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20万亩。为切实减轻旱情影响,该区聚力夯实各方责任,加快推进鱼河峁镇、古塔镇等南部山区“四位一体”补灌工程建设。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区今年实施的5600亩“四位一体”补灌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
“针对当前旱情,榆阳区及时成立抗旱保粮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基层干部群众科学应对旱情,并采取各种手段、调动一切资源,妥善化解群众用水、用电矛盾。”据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米海祎介绍,该区在各乡镇和涉农街道都安排了包抓农业技术干部,联合乡镇做好抗旱技术指导工作;积极调运储备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的农作物种子及农资,为群众补种减损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 钟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