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镇雄县重点聚焦企业在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要素保障、证照办理等需政府部门协调推进解决的问题,建立“企业挂号、部门接诊”的“局长主任坐诊接诉”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统筹调度各类资源做好企业诉求收集梳理、归类分办、接诊服务、反馈回访等全链条服务工作。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生产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企图借助政府部门予以解决。群众路线的常态推进,各级干部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也化解了许多疑难杂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及时收集群众诉求,让群众少跑路,实行领导干部定期“坐诊”,无疑会起到立竿见影效果。
领导干部“坐诊”,关键要下沉。如果领导干部在机关单位“坐诊”,群众要反映诉求,就必须要跑很远的路,一旦找上门的群众多,势必会等很久,有的甚至要跑多趟路,才可能得到回音。不同的职能部门,服务群众的方向不同,应该主动迈开步子,深入到群众中去,在村社有固定的接待场所,实行定期“坐诊”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反映事情。
“坐诊”的重点是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当“收音机”,一听了之,没有后续动作,“坐诊”只了解了“病情”,却不“治病”,就会沦为一场形式主义。必须选派有担当、有魄力的干部“坐诊”,能够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听群众“倒苦水”,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立即行动起来,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不断压缩问题存量,交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坐诊”的同时要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整改。凡事不会空穴来风,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民情中发现问题,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亡羊补牢”,调整为民服务的策略,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同时,要开展日常调研,主动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避免被动解决问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必须依靠实诚的服务,多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给予经济发展更大的空间,用行动赢得民心。
作者: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