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榆林市各大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市民游客纷纷走进文化场馆,在欣赏展览、参与体验活动中感受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魅力,“博物馆热”成为榆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5月3日,一场以“手摊千年味,劳动酿古香”为主题的传统技艺体验活动在榆林民俗博物馆(四合院展区)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中,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细致讲解、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系统地了解摊黄的由来、发展以及制作过程,用双手感知传统技艺的温度。
游客在陕北民俗博物馆参观。 王阳摄
据了解,“五一”假期,榆林民俗博物馆以传统四合院民居体验为载体,以非遗传承、影视体验和复原生活场景为主要形式,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活动,与游客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形式,游客可以在榆林民俗四合院体验老榆林人的生活形态,了解榆林民俗文化。”榆林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曹欢说。
5月1日,在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推出的“汉石遗韵 拓印传承”活动中,市民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拓版、宣纸、墨汁等工具,完成鸟鱼抚琴图、狩猎、博弈等经典主题的拓片制作,在一拓一印间领略汉代文化的深邃魅力,让沉睡千年的汉画像石“活”在当代人的指尖上。
市民王女士感慨道:“在博物馆,孩子不仅动手体验了拓印技艺,还通过图案了解了汉代的历史故事。这样的活动比课本更生动。”
“五一”假期,陕北民俗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单日最高游客量近2000人。为了应对客流高峰,提升游客体验,该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游客需求。
“为了提升客流高峰期的接待效率,我们不仅丰富和加强了讲解员的知识储备及业务水平,而且招募了‘红领巾讲解员’,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此外,我们还通过免费提供轮椅、雨伞、婴儿车及充电设备,在休息区提供书籍借阅和免费饮水等服务,努力提升游客舒适度。”陕北民俗博物馆讲解员蔡君茹说。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挖地域特色、创新互动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将文博资源转化为文旅发展动能,为城市文化品牌注入了持久生命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榆林的独特文化魅力与蓬勃活力。